游访漳州塔口庵经幢的疑问及遐想

2024-12-08 15:33
阅读:283回复:0
楼主 #
游访漳州塔口庵经幢的疑问及遐想
蔡汉以
2024-12-08

2024年12月2日游访位于漳州芗城区大同路(195)---塔口庵经幢(chuánɡ)
“漳州市城市展示馆”公众号2024年06月23日一文,作者邵爱霖---探漳州/漳州塔口庵经幢》介绍:
1先有经幢,后有塔口庵。经幢立在塔口庵前,故后称塔口庵经幢。
2塔口庵经幢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修
3塔口庵始建于元末。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元朝漳州总管罗良与福建地方割据者陈友定在漳州北城门一带巷战,被百姓认为猛将的罗良战死。罗良在漳期间为政周密,兴文教,善于断案,赋役公平,邻郡流民入漳者必存抚而衣食之。此外,“作谯楼,迁驿舍,筑城濬隍,作柳营江石桥,修唐将军祠,并南岳浮屠、老氏寺观、古迹皆出公田粟、私帑(tǎnɡ)金。”深受漳州人民赞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他阵亡之处建庵。庵因建在经幢(石塔)北侧,才取名为塔口庵。塔口庵配供罗良,使其安息,以保境安民。
4经幢---是石料制作的具有纪念及宣扬之意的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属我国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即上刻佛教经文或佛像,盛行于唐宋时期,以后转衰,但到明清时仍有雕造。
另外,我在游访时,听人说---塔口庵经幢前面有一口水井,这经幢就建造在水井上面。把水井封了,建经幢是朱熹所为。为什么朱熹要把水井封了呢?相传与此地理风水,以及当地不良风俗有关。有关情况,聿之声”公众号,2022年04月01日一文《漳州风物集锦•塔口庵经幢与塔口庵》。
游访漳州塔口庵经幢的疑问及遐想:
疑问一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享年70岁。当朱熹60岁时,即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夏天朱熹到达漳州任职,在漳州担任知州的时间为一年,直至次年(1191年)春天离开
经幢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也就是说,此地有经幢”,朱熹还没有岀生,……33年后朱熹才出生朱熹60岁了才到漳州任职,且仅任一年……。
可见把水井封了,建经幢是朱熹所为这传说是有误!传说中的人物不是朱熹,而另有其人!
疑问二:为什么要把水井封了呢?相传与此地理风水,以及当地不良风俗有关……对此问题,引人质疑。传说中---这一带淫秽案件接连发生,讨契兄、找姘头,甚至连叔嫂,婶侄也做出了那种乱人伦、没天理的“见笑”事(丑事)……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那时的社会是宗法管理,若发生不良风俗现象,女人及男人就要受罚,然后捆绑投入河水中……
可见这一带,大面积地发生不良风俗现象,是不符合历史实事
遐想:为什么要把水井封了呢?我的遐想,这与历史上在那里发生某种事件有关。也许老百姓认为,水井中曾有异物兴起,影响正常生活?也许有某位德高望重的人,忧国忧民,虽有抱负却难以施展才能,望井兴叹,而……等等。后来,人们用宗教形式建“经幢”,让人忘记不美好的事,而向上向善地生活着!
祈愿:塔口庵经幢,香火兴旺!观音菩萨及众神护佑万民,幸福吉祥!


[山海之声于2024-12-08 20:34编辑了帖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 评分0
🚀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