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漳州考古发掘图片展山海之声VIP
2024-12-18 09:05
阅读:114回复:0
楼主 #
参观漳州考古发掘图片展 蔡汉以 2024-12-17
2024年12月16日在漳州古城“文庙”,参观了漳州考古发掘图片展。内容如下: 漳州东山-南岛语族文化调查 大帽山遗址,位于东山县陈城镇,发现于1986年,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的“红衣陶”,正好与分布于大洋洲美拉尼西亚群岛及波利尼西亚群岛西部的“拉皮塔”文化极为相近,充分证明了东山也是“南岛语族”的起源地之一,破解悬而未曾解的南岛语族之谜。 莲花池山遗址考古发掘 1988年夏,在漳州郊区“三南公路”北环城莲花池山地段,发现在长150米,高约6米的剖面似的红色沙质土底部和红土层所夹的一条弧形脉石英沉积带中有两个文化层,获取了大量的人工石制品,包括石器、石片、石核等。在这之后分别于1990年、2005年冬至2007年春进行考古发掘,第二次发掘在原有发现的2个文化层基础上增至4个文化层。莲花池山遗址出土石器数以千计,莲花池山遗址原生文化层出土的石器工具类型超过十五种,其中薄刃斧是福建境内至今所见到的唯一标本。莲花池山遗址出土石制品的数量和类型,在福建境内是最多的。 松柏山遗址,位于芗城区金峰开发区,为配合金峰开发区建设时发现。 狗头山遗址,狗头山遗址从2003年1月19日开始发掘,3月18日田野工作结束,共两个月时间。其间还对高速公路建设所涉及的后沟山、尖山尾、寨箍山、夫人寨等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和发掘。 九龙江流域浮滨文化调查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漳州地区与台湾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两地渊源深厚,地缘相近,通过探索漳州史前文化与台湾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两岸人文交流与融合。 为贯彻国家文物局“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重点任务清单,充分利用漳州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史前文化资源,并协同推进“考古中国·岭南地区文明化与中国化进程”立项与项目实施,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闽江学院人文学院联合启动“漳州文明探源一一九龙江流域浮滨文化专题调查”专项课题。 结语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