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浔镇路打村,藏着位手工竹凉席编织艺人!

palmy圆古雷网小编
2018-05-17 16:58
阅读:3657回复:3
楼主 #

挑选、拉锯、刨皮、劈篾、刮青、钻孔、编织、打磨……夏至,对手工竹凉席编织艺人洪勇辉(杜浔镇路打村)来说也赶上大忙时节。

图片:640.webp (9).jpg

家住漳浦杜浔路打村的洪勇辉今年47岁,小时候家境贫穷,早早辍了学。在当过几年放牛娃之后,他被父亲送到镇上一个竹编老艺人那里拜师学艺,这年他刚好17岁。

“开始时,师傅一样一样地教我,要求很严,我每天只管砍竹子,拉大锯,两个手掌起了大水泡,流出血,也要坚持做。”洪勇辉回忆,他师傅是上世纪80年代杜浔镇上有名的竹编艺人,鸡笼子、竹椅子、竹梯甚至比较繁杂的簸箕、米筛、凉席等日常生活用具样样精通。为把师傅平生所学的本领掌握下来,他死心塌地跟在师傅身边一干就是三年,没少吃苦。功夫不负有心人,20岁那年,洪勇辉终于学成归来。

图片:640 (1).webp.jpg

“最初,乡里乡亲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每天的活儿还真不少。”洪勇辉说,当时乡下还在大量使用竹器,为了不让乡亲们失望,每一件竹器他都用心编织好,编织出来的器具结实耐用又灵巧,因此广受青睐,远近乡亲都愿意跑来订制,他每天不必出门揽活就有稳定的收入。

不过不久,塑料用具和铁制品一出现,很快就占领了家具市场,竹器行业冷清了起来。有一段时间,洪勇辉赋闲在家,无事可做。洪勇辉一度思忖着要放弃这门老手艺,改行做别的事儿。

可又不甘心,毕竟是用了好几年苦心才学来的,怎能说放就放?二十年前,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有一个朋友介绍他去给沿海养殖场搭盖竹棚,而且面积很大,他又惊又喜。虽然搭盖竹棚免不了要登高踩底,日晒风吹,既冒险又吃苦,但他却愿意埋头苦干,毕竟他没有离开竹子,没有放下老本行。

图片:640 (1).webp (1).jpg

因为做事认真执着,活儿干得又细又巧,洪师傅居然连续接到许多养殖户的“订单”,一直干了近十年。在这期间,他还利用空闲间隙,和妻子搭档,编织起竹凉席来。本来只是亲朋好友偶尔订做一两件,不想做出来的质量好,许多熟人也纷纷前来预订。

可是编织竹凉席是个费时间的活儿,需要整天静下心来赶制,才能如期交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必须在搭盖竹棚和编织竹凉席之间做一个选择。洪师傅选择了后者,他的理由是:竹编手艺精华所在恰恰体现于编织上,而且每逢漫长的夏天,附近老乡又都急需手工编织的竹凉席,这种产品既舒适又耐用。

立夏一过,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前来向洪师傅预订竹凉席的客户像往年一样热闹。在老乡们眼里,洪勇辉编织的竹凉席耐用精致。“一年中从3月干到8月,我们的活儿可以有半年工夫。”洪勇辉说,为了满足乡亲们的需求,他们夫妇俩每天日夜赶制,最多时一个月可编织二十张,足够一家子过日子和供孩子们读书用。

如今住上了新楼房,过上了好日子,洪勇辉表示,干竹编这行虽然非常辛苦,但只要能够继续为乡亲们编制实用的竹器,并且受到他们的喜欢,就感到很知足幸福。虽然不能指望孩子们子承父业,但自己乐意把这门手艺坚守到老。

来源 | 漳浦广电新闻中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 评分0
共3条回复
雅迪电动车荣耀黄金 Ⅰ
沙发 #
帖子过于久远,内容可能不宜查看,敬请见谅!
2018-05-17 20:32
回复(0)
啦啦啦3333倔强青铜
板凳 #
帖子过于久远,内容可能不宜查看,敬请见谅!
2018-05-17 21:56
回复(0)
1058948108秩序白银 Ⅱ
地板 #
帖子过于久远,内容可能不宜查看,敬请见谅!
2018-05-20 09:03
回复(0)
🚀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