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已远去的七大事山海之声VIP
2019-08-05 08:58
阅读:602回复:0
楼主 #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已远去的七大事 蔡汉以 2019-08-05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令人遗憾,成为千古之谜! 华佗受冤焚奇书。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是中国最早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医生。正史上有记载:曾为关羽刮骨疗毒。因曹操头痛,华佗打算给曹操打开脑壳引出“风涎”,根治偏头痛病。可曹操却误以为是华佗要害他,将其关入大牢。在牢里,华佗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写成《青囊(náng)书》,打算流传下去。他将《青囊书》交给看押自己的吴押狱,想叫他继承自己的医技。 有关吴押狱的举动,有两种说法:其一,吴押狱很高兴地接下书,当个好医生。于是,他把书带回家,转身到衙门辞去差事,准备研读医书。当他到家后,却发现其妻正在焚书,他上前抢过剩下的书页,只剩下最后几张记载阉割鸡、猪之术的内容了。相传现在阉割动物使用的是那《青囊书》所传下来的法子。吴妻说:纵然你学得像华佗一样,也不免像他那样死在牢中。有什么用!其二,吴押狱当时就未敢接书,华佗大失所望,自己举火把《青囊书》烧毁了……华佗《青囊(náng)书》的真实性,成为千古之谜。 雄伟大气阿房宫。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wù),阿房出。”在这里,杜牧把阿房宫的诞生与六国的覆灭直接联系起来,可见在秦覆灭一千多年后的唐代,阿房宫之雄伟大气的形象还深深影响着那时的人们。历史记载: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是历史当中,最为雄伟的宫殿建筑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wèi)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宫。其“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màn)回,檐牙高啄(zhuó);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qūn)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气势,借杜牧的《阿房宫赋》流传于千年后的今天,令人猜想,阿房宫这座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与现在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之间有些什么传承关系?是否有些当时建筑时奇巧的工艺没能流传下来?这些都将是千古之谜了。 我们从秦始皇陵墓陪葬的车马坑里,出土的铜车马来看:那时的工艺是远远超乎我们想像的!而如果阿房宫能存留到现在,对我国建筑技术和工艺将有多么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国玉玺和氏璧。我们知道,宝石是珍贵的。但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最珍贵的一块宝石叫“和氏璧。”这一块“和氏璧”宝石,史书上称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处,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称“夜光之璧。”可见确有它的珍奇、稀罕性。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923年-936年)以前,王朝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xǐ)。这在中国历史上,断断续续地流传了一千多年! 而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之后,和氏璧传国玉玺(xǐ)却不见踪影了。据说,当时石敬塘引契丹军攻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kē),怀抱传国玺(xǐ)登玄武楼自焚。从此,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从那时以后的各朝各代,都是当朝的帝王自己刻制自己的玉玺,再也没有能得到历朝历代都认可的真正的“传国玉玺”了。 一九八三年工程师郝用威在全国地史报告会上称:“和氏璧即是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发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由来、传说和质地的好奇心。古代的和氏璧传国玉玺(xǐ),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周易更前是何易?我们都认为,周易中的“八卦”是由伏羲氏传下来的,后来由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由孔子补写了“十翼”……但是,最近学术界认为,周文王不可能根据伏羲的一张八卦图,就能演绎出那么详尽而具体的卦辞、爻辞,并能无中生有地,把阴阳不同的三爻相叠加,而形成六个爻位的卦象,使得伏羲的学说一下子就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专家后来找到不少古书,书中记载:在《周易》出现之前,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时候,夏、商二代,就已经有各自的《易经》了。汉代以后的人们在整理古代典籍的时候,把夏代的易经称为《连山易》,把商代的易经称为《归藏易》。而我们所熟悉的《周易》只是流行于周代的易经。与《周易》明显不同,“连山易爻卦大象”歌是以社会为系统的:“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八象组成,艮卦为首,云气皆出于山。以山为主,崇山为君,伏山为臣,列山为民,兼山为物,潜山为阴,连山为阳,藏山为兵,叠山为象。据说,《连山易》有八万言,多佚失,令人遗憾! 古代九鼎今安在?鼎在古代有特殊意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是也;鼎是权利的象征。“问鼎”成为争夺天下权利的表现。《史记》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用于祭祀,“遭圣则兴”,周灭亡“鼎乃沦伏而不见”。《资治通鉴外纪》更说“禹复为九州,收天下美铜,铸为九鼎,以象九州”。大禹治水不仅使九州恢复了生机,而且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九鼎就是由九州的贡金所铸,所以可引申为国家统一的象征。 夏亡,成汤把九鼎移至商邑,又为殷镇国重器。殷亡,九鼎为周所得,周武王又迁至洛邑。陈于西周镐(gǎo)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掠取九鼎时,传说九鼎突遇风浪沉没于泗(sì)水,秦始皇曾派人多次打捞,始终没能得手。九鼎,何处寻? 行书真迹天下奇。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xī)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他传颂千古的最佳书法作品,就是写于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兰亭集序》有关《兰亭集序》的故事也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最为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唐太宗派萧翼到辩才和尚那里,骗取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兰亭集序》后,把他一直带在身边,并留下了遗嘱:死后用这一绝世珍品殉葬。相传阎(yán)立本作《萧翼赚兰亭图卷》(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以绘画形式反映此事。所以,后人认定《兰亭集序》最后的归宿是在唐太宗的昭陵里。当年,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洒,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今安在?成为千古之谜。 不堪回首靖康耻。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兵攻陷汴(biàn)京(开封)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lǔ)簿等仪仗法物、宫中用品、书籍、印板、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图,连同宫人、内侍、伎(jì)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全部被金人席卷一空。徽、钦二帝,下至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国,北宋就此灭亡!文化瑰宝丢失,令人仰天长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