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繁杂话,科普此说却简化

2020-04-27 14:55
阅读:581回复:0
楼主 #
天文地理繁杂话,科普此说却简化
蔡汉以
2020-04-27

(来源: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断的密码是什么?演讲者/樊志民)世界文明的兴替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文明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数千年,我想他肯定有一些非同寻常的地方。英国的哲学家罗素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华文明在世界古国里面是唯一一个得到延续和没有中断的文明。罗素他还说,他说中国人学佛学,但是中国人没有变成印度人,中国人也学西方的科技,但是中国人没有变成欧洲人。我们经常讲文化自信,如果我们的五千年文明没有中断,这可能是我们最值得自信的地方。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农业文明没有中断是中国的农业没有犯颠覆性的错误。我们的文明没有中断可能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独具的自然秉赋;二是智慧的生存理念;第三就是强大的更新完善能力。”
一、独具的自然禀赋(一)适宜的纬度,即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它的温凉寒暑,给予植物一个周期性的指示,在这样的指示下我们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顺理成章地完成。(二)我们辽阔大地,由北到南有多样的农业类型。北方草原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中原厚重的旱作农业,我们江南灵秀的稻作风光。在世界诸多国家中,一个国家三大农业类型兼具的很少,这三种多样农业类型的结构功能优势互补。北方人的遒劲,中原人的厚重,江南人的灵动,我们只有一个农业的话,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可能也是单一的。(三)我们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这样的地势与我们的中华文明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日出东方,我们中华大地阳光普照。阳光普照这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四)我们气候规律的雨热同期。我们的农作物、森林、草场,需要阳光普照的时候刚好雨水降下。雨热不同期会如何呢?这时候,气温上升,需要浇水,恐怕首先带来的是农业投资问题,老天爷降水,不再需要人工投入。西亚、北非、南欧便是雨热不同期,农业的成本代价远比我们高些。(五)河流的走向。我们曾从农业历史角度比读过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发现其他的几个国家河流基本上是南北向,古埃及的尼罗河南北向、两河流域南北向、印度的印度河、恒河虽然有点斜,但考虑到海拔上升很快的因素基本上也是南北向的,只有中国的河流基本上是东西向的(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南北向河流垂直于纬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河流的上中下游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异质文化并存,容易产生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后玉石俱焚,文明毁灭;而东西向河流平行于纬度,沿河形成的往往是相同的农业类型,做到了同一类型农业区域面积的最大化。黄河流域厚重的农耕文明与长江流域富庶的农渔文明互为双子星座,具有强大的结构与功能互补性,抵御灾异与耐受冲击的能力也进一步强化。
二、智慧的生存理念。“夫稼,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为之者人也”,天地人三要素围绕着养殖动植物构成了铁一样的三角关系。地生万物,天养万物,而人实际上起到的是组织管理照料的作用。我们在和天、地、生物之间,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实际上在农业里面,什么事能做,什么不能做,农民有理性地判断。农业是个磨练人的心性的产业,就像刚出生调皮捣蛋惹人生气的小孩,到最后的长成过程。一个农作物种下去,将有漫长的等待,而且需要尽心地照料。照料过程替代不了它的生命过程,拔苗助长式地帮助只能物极必反。所以在我们应对世界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看作是可以征服和改造世界的。这样的观念是非常智慧的,尤其是适用于农业生产。(一)中国人的敬天心理。“天何言哉?四时行焉”。敬天还是基于农业的产业需要,考虑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最典型的便表现在中国人对老黄历的依赖,国家如此,老百姓亦如此。国家与民间有事都要把它拿出来看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按时令安排政事,组织生产。国家历来视授时颁历为大事,最害怕的就是逆天而动乱了季节,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看起来好像带着神秘色彩,实际上很可能是对自然规律的尊崇我们如果把天当作自然规律,这里边并不存在太多的迷信色彩。(二)对年节的选择。我们的老祖宗曾在十月过年、十一月过年、十二月过年,到最后我们的老祖宗把时间定在了正月。孔子说“夏数得天”,这几种历法中只有夏朝的历法与农业的节律相同。我们的春节正好在立春和雨水中间,立春意味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样节律的开始。从民国元年,我们便采用世界公历纪年,他的精准程度高,但是城里人喜欢用阳历,农民仍然习惯于用农历。阳历年大概在农历的11月与12之间,除了用来计时作息以外,无法利用他来安排农事。(三)习惯于以月相安排农事。与西方歌颂太阳不一样,我们中国人对月亮的感情很深。划分一年365天为十二个月,可以根据月相亏盈判断时日、安排农业活动,具有以简驭繁之效。一年有限的节日中,两个与月亮相关。正月十五一过,老农便知道我们该上地干活了,意味着一个新的农业活动周期的开始,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五,我们该收获的庄稼已经收获,老天爷帮了我们很大的忙,我们要敬月。实际上,这两个节日是农业活动周期的开始与结束。(四)二十四节气的巧妙利用。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性贡献,现在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历比较准确,农历不太准确。经常用农历,可能会出现季节完全翻转的情况。如何矫正呢?中华民族用他伟大巧妙的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就是我要提到的二十四节气。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天文学家经常也会搞错。但是我们的老祖宗把太阳运行所带来的变化,通过二十四个时令、气候、物候的节点反映出来,这是一种对科学的普及与简化农历加上二十四节气之后,变成了阴阳合历。虽然以月相观察为主,但节气却对应了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所以在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中被普遍使用。二十四节气,太阳如何运行,有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你只要记得“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就足够了。(五)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农业历史文献里的表述是“山处者林,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水处者渔”,这可能是中国人因地制宜的最高境界的表达。如果不这样,缘木求鱼,代价太大。因地制宜,让我们在农业安排上少了一些盲目性。我们的北方草原,中原旱作,江南稻作类型的形成,一是自然秉赋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老祖宗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利用的结果。《齐民要术》中提到“顺天时、应地利、用力少、成功多”,如果不这样,“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样的一种设计,让我们也少了投入的代价。
三、强大的更新完善能力。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老祖宗就把水稻这样一种高产作物奉献给了全人类。我们的水稻传到朝鲜半岛、传到日本、传到东南亚,传到全世界,日本人把这条路,向外传播水稻的路叫做“稻米之路”;秦汉隋唐的时候,大家知道我们的“丝绸之路”开通了,沿着这条路,我们把西边的好的畜牧品种,瓜果蔬菜传了进来。当然我们传出去的两样东西,大家都知道,一个是丝绸,另外一个是茶叶,实际上这两样东西是我们中华民族农业里面的商品性生产,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给我们赚足了外汇。明清以来的“海交之路”引进的高产与经济作物,满足了我们人口增长与商品性生产的需要。这样一个漫长的沟通交流过程,著名学者石声汉教授用了四个字把他讲清楚了。形成了一个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史的一个提纲,老先生说,凡是农作物里面命名为“胡”的,都是从丝绸之路引进来的。凡是命名为“海”的,都是魏晋南北朝以后从海路传入的。还有一些作物命名为“番”,
实际上是宋明的时候,开了番局司以后从泉州广州这些地方传进来的。1840年前后传进来的所有的都叫“洋”。
这些东西我们中华民族拿来为我们所用,促进了我们文明的更新和完善。“我实际上写过一篇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文章,起了一个比较文气的名字,叫《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研究》,杂志的编辑他把这个题目改成了《农业进程中的拿来主义》。我说这个编辑真是画龙点睛啊。我作为一个学者没有想到。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个叫风土适应,适应不适应,我们可能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啥这样,风土不适应。所以,引种里面首先有一个风土适应的问题;第二个层次叫技术改造,通过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我们进行一些栽培方面的技术改造;我说第三个层次叫文化接纳。辣椒,是美洲开通以后才传进来的一种蔬菜,辣椒传进来以后,对我们中国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把中国的“五味”改变了。问及现在的“五味”大家可能都会说,酸甜苦辣咸。我们中国过去的“五味”叫酸甘苦辛咸,我们的词汇里边,还存在着我们原来的五味。常说的很“辛苦”,辛、苦是五味里两个不太好的味道,我们都经历了,所以很“辛苦”辣椒,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凡是讲到辣椒的时候,马上和干练、热烈联系起来。好多女同志在这里坐着,叫一个“辣妹子”那实际上意味着对你的一种评价。这样一个系统,我们没有看到保守,我们没有看到封闭。我们中华文明能数千年持续发展,和她的自我完善与更新的机制有关系。

四、传统农业文明与智慧的当代价值。(一)“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认识与评价问题。我们过去想到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对比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这样一些词汇:一个是先进、一个是落后;一个是保守、一个是创新。我想,应该不是这样。“我把这个问题做过一些比较,我说首先是一个长时段和短时段的关系。放到历史进程里边,我们人类90%左右(的产业)历史左右恐怕都是出于农业时代,而只有10%左右是工业时代。长时段的路我走过来了,路遥知马力。另外一个,老马识途啊。我们曾经犯过一些什么样的错误,怎么可以避免这些错误。对于刚出来的,经历短暂时间的工业文明可能有点莽撞。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可能还不太清楚。还有一个我可以比较,我说农业与工业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产业,但是这个话有点学术。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产业而工业不一定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产业。我们的房子可以住的小一些,我们的车可以差一些,要不了命,但是我们如果一天不吃饭,一日三餐,少了一顿都不行。农业和工业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农业它是一种柔性的产业,而工业是一种刚性的产业;农业它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关系,工业社会是一个以地缘为标志的社会。从文明的时态来讲,我可以讲农业文明是过去时、现代时,而工业文明是现代时或未来时,农业文明的智慧,工业文明可以用,而工业文明的智慧不一定能返回去作用于农业文明。这是我的一个表述。”(二)关注农业文明的消失。城市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局,我们当然应该为之在欢欣鼓舞,尽情地享受新生活、拥抱新文明。不过,当我们终于变得接近工业化、现代化、科学化时候,我们发现现代化带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完全想要的东西。如能源与资源的巨量耗费,土壤水源空气的严重污染,化肥农药超标,食品安全性的降低等,有的已经成为我们需要着力应对与解决的问题。相形之下,农村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绿色的食品,甚至出入相助、邻里相扶持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都在逐渐成为稀缺性资源。在农业文明的快速消失的进程中,我们如何传承这是一个问题。”(三)“把工业生产的方法套用到农业上”的认识误区。现代农业给我们带来的高产、丰收与现代化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在最早推进近现代农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提尊崇农业的自然再生产特点问题。农业作为一个生物生产,它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需要工业的武装,但是如果完全套用,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是适得其反。反对把工业生产的方法套用到农业上,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动物、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利用人工设施进行反季节种养等。(四)借鉴农业文明的智慧。现代化工业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如何趋利避害,在现代化进程中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有人说过,现代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现代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我们要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基因、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这可能就是传统农业文明他的生命和价值所在。陆游有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中华民族传统的绿色哲学与农业智慧,它的史鉴作用不可低估。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起,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 评分0
🚀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