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旅游中的地学知识

2023-04-07 10:31
阅读:643回复:0
楼主 #
漫谈旅游中的地学知识
蔡汉以
2023-04-07

我的旅游习惯,不仅对所在地的景点事先了解,而且还收集景点之所以会这样的“地学及传说”的资料。以下漫谈旅游中的几点地学知识
我们说到旅游,除了观光城市、品尝地方风味的饮食和选购土特产品等外,人们将大量时间还是花在游山玩水上。于是,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提高欣赏山水能力的修养问题。对于如何欣赏山水,如果懂得一点有关的基础知识,才能观赏出味儿来。那么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呢?
第一,懂得一点游览胜地的历史、文物、掌故之类知识。这样,即使碰到断碑残碣、废墟荒坟,也会发生浓厚的兴趣。眼前的一砖一瓦仿佛都能向游人诉说许多可歌可泣的沧桑故事。古为今用,发人深省。
第二,要懂得一些文学知识,凡游览胜地,免不了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已经屐(jī)痕所至了。他们的文章、诗词、楹联之类,往往都对眼前的景色作过描述,可以启发我们提高鉴赏的水平,激发思古颂今之游兴。
第三,要懂得一些艺术知识,特别是建筑、雕塑、书法、绘画方面的普通知识。景点所在,常能见到这类作品,借此则能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艺术传统甚至可窥古代社会生活之一斑。
四,很重要的一点,要懂得游览胜地的地学知识,因为山水的由来与当地的地质、地貌、气候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此来解释自然山水景观的形成规律,细看山容水态,知其所以然方能津津有味。
这里要讲的一些旅游地学知识,无论对游客或对导游者讲解员都是不可缺少的。旅游不能只理解为游山玩水,而是一种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如用我国的古语来说,不妨叫做游学”吧!比如孔仲尼周游列国,风尘仆仆14年之后,从事著书立说,设立讲坛,开办教育,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名著,是作者经过长途跋涉,遍访华夏,对各地区的经济、风俗、习惯、古迹、山川充分观察以后而写成的。徐宏祖从22岁开始,花了34年时间,足迹遍及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区,写下了一部地质与地貌的考察纪录:《徐霞客游记》,该书成为举世闻名的古代地学名著。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现在,就从风景之美与地学的关系说起。
山景之美
构成风景胜地的山脉,必须是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或是危岩奇石,形象毕肖。再配以山石的绚丽色彩与林木苍翠的映衬,就显现其幽雅、清秀、雄伟、挺拔的风姿。综观山景之美,大体有四:古人曾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黄山之美胜过五岳,摘天下群山美景之桂冠。黄山美于何因?原来黄山是一座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侵入体,它的矿物成分中由结晶颗粒比较均匀的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组成,当岩体暴露于地表以后,长期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和阳光的曝晒岩石表面就产生均匀的“层层”剥落,岩体的轮廓显现出逶迤起伏的圆润线条,具有了独特的曲线美。再加上小块的开裂或崩落,在许多山脊、”八背媳”仙人晒靴”、犀牛望月”之类维妙维肖的形象。好事者再给以神话故事的解说,把僵死的石头或峰峦说得好像会走动,使游人获得神秘莫测的联想。
另外,花岗岩体在地壳运动中又会产生纵横交错的节理裂缝,甚至断层,再经过风化剥蚀,细小的缝隙逐步变成深邃狭窄的裂谷,如刀斧劈削一般。于是,在巨大的岩体间显现出群峰壁立,陡削万仞的“碧天削出金芙蓉”之妙景。同样的道理,也出现了“蓬莱三岛”“梦笔生花”诸景,遂使黄山美景锦上添花了。
西岳华山、东岳泰山的部分山景,也同属这一类型。桂林山景没有黄山那般雄伟峻峭的山岭,却以恬静、幽雅、娇媚而令人倾倒,特别在春雨迷茫的季节里,轻柔薄雾中隐现着青黛峰峦,一种天然的朦胧美不胜消受。无怪乎韩愈曾赞为“山如碧玉簪”,郭沫若也说:“拔地奇峰画卷开”,“奇峰八面玉玲珑”。
桂林山水
桂林山容的地质特征,在于当地石灰岩地层特别发育,层厚,倾角小,在亚热带多雨湿润的气候环境里,水溶液中含有丰富的碳酸,虽然是弱酸,溶蚀作用极微,但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也会发生“水滴石穿”的效果。这些具有腐蚀性的水在易于溶蚀的石灰岩缝隙中渗透流动,致使岩层的断裂或节理不断扩大,形成如柳宗元在《背家洲记》中所说的“桂州多灵山,拔地峭壁,林立四野”之奇景。此类山景,除广西外,云南、贵州等地也有大片分布。而路南的石林,景点集中,颇如大地上的“盆景”,则是更加典型了。湖南大庸张家界至慈利索溪峪一带山景,外貌颇与黄山相似,但其地质基础与黄山迥异,不是花岗岩山,而是沉积岩山。当地巨厚的石英砂岩与页岩地层特别发育,而且地层的倾斜角度极小,接近于水平。
在地质近期,地壳上升过程中,纵横交错的节理与断层裂隙密布,几成网格布局。若干较大的裂隙,在风雨冰雪的交加侵蚀风化之下,逐步扩大,将完整的山体切割成纵向的大小不等的块体;每个块体的横向方面,又由于坚硬的石英砂岩不易风化而突出成为危岩,而易于风化的页岩则凹入而成为洞龛,于是在崖壁间显现出参差的岩。鬼斧神工的雕琢,就使这一带呈现出群峰林立,变幻离奇的山景了。再加上茂密的林荫,随处可遇的瀑布、急流、险滩。游人到此,常见曲径通幽、危岩倚天的奇景。浙江的雁荡山景区,也可归于此类,不过那里的岩石是由火山岩系组成的。
福建的武夷山,地处南方温暖湿润气候区,这里的山岩由白垩纪的砖红色砂岩、砂砾岩以及粉砂岩等构成,质地疏松,极易剥落。地层倾角亦小,近于水平。在地壳不断上升过程中,发生交错的节理与断裂缝隙,切割成悬崖峭壁,再加上风化侵蚀作用,形成既有黄山的峻拔峰峦,又有桂林的溶蚀地貌特征。在清溪与绿树的掩映下,构成碧水丹山的奇特景观。郁达夫曾写诗赞曰: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景不重。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这种独特的地质地貌现象,在广东北部的仁化县境内最为典型,分布面积也大,曾有“丹霞地貌”之称。只是古代粤北地处偏僻,文人学士不易前往,而不及武夷山开发较早而享誉中外了。
(参考“地质与地貌的故事”一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 评分0
🚀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