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声
VIP
VIP
  • 注册日期2015-05-10
  • 最后登录2024-04-24
  • 粉丝55
  • 关注0
  • 发帖数2348
  • 铜币17466枚
  • 银元21个
  • 古雷网会员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点击微信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1334回复:0

[闲谈生活]漳浦石榴邓子恢故居等红色文化

楼主 #
更多 发布于:2021-04-10 20:08
漳浦石榴邓子恢故居红色文化
蔡汉以
2021.04.10

写在前面的话:平和县与漳浦县,第一站石榴镇的象牙村。石榴象牙村……这一段路程,我从1980年至今,每年不少于路过二次!
石榴有三个红色文化基地其一邓子恢故居;其二张太西故居;其三红三军第7师司令部旧址在这三个红色文化基地中,所讲述的革命故事,如漳浦“闽南井冈山”---车本平和五寨漳浦霞美镇巷内村虎硿岩……邓子恢老家龙岩东肖等。有的我在1978年就走访过,有的在近十年也走访过。对那里所发生的革命故事,因为曾经到过,所以有着深深的感受,这风起云涌的红色革命……我们怎能忘记?
石榴三个红色文化基地
作者:林跑跑

讲到漳浦县石榴镇红色文化,肯定离不开“闽南井冈山”车本和烽火山城。但是,石榴还有其他红色文化基地,今天就来介绍石榴红色文化之邓子恢故居张太西故居和红三军第7师司令部旧址
1932年3月20日,邓子恢撰写了《关于漳浦小山城的调查报告》,详细介绍了组织农民抗捐及武装斗争的情况。1932年4月在听取毛泽东指示后,邓子恢来到漳浦县石榴镇小山城村领导农民实行武装抗捐斗争,在群众中宣传革命道理,建立象牙庄及周围村庄的秘密农会,发动小山城村农民,武装抗击国民党军张贞部,点燃了革命烽火,巩固和发展了靖和浦游击根据地
邓子恢在浦尾村宣传革命时住处旧址原为漳浦县石榴镇象牙村村民吴氏的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吴氏住宅仍保留有邓子恢用过的衣箱和药箱,并作为革命文物送交中共漳浦县委党史研究室。可惜的是吴氏住宅目前已因严重漏雨而致屋顶坍塌。
漳浦县石榴镇象牙浦尾村是一个有悠久革命历史的村庄。邓子恢同志是闽南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团创始人之一1931年至1932年,他曾住在石榴镇浦尾村赤卫队长吴丁味家,以行医为名,在象牙、龙岭、山城、车本以及平和五寨等地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与小山城农民一道闹革命。1933年至1938年,朱曼平同志住在该村垂裕楼,带领群众开展地下革命工作。村民吴禀生、吴树福、吴锥、吴交先等四人都是当时苏维埃赤卫队队员、红三团宣传员,积极参加反捐税、减租等斗争,四人于1935年不幸被捕,同年3月22日慷慨就义。
在象牙村的浦尾自然村,矗立着一座壮观的三层方形土楼——垂裕楼。灰黑的屋顶,本色的黄土墙透着古朴雄浑的韵味。
张太西(1908-1943),原名张太瑞,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长兴村前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明伶俐,在家乡读几年私塾,后到县城逢源小学就读,期间接受革命思想。不久,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回乡务农。
1932年4月参加革命,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村党支部书记。先后任中共浦西区委书记、平和县委组织部长、浦南区委书记等职漳浦事件后,积极支持红三团重整武装。1938年闽南红军北上抗日后,坚持在漳浦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任中共漳浦县委书记,在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连续围剿我抗日革命基点的恶劣环境中,坚持斗争,并组织同志分散隐蔽,开荒生产,保存革命力量。1942年元月,为通知县委机关驻地的同志转移,从龙岭山中连夜赶到霞美镇巷内村虎硿岩,不幸被国民党军警包围,弹尽负伤被捕。在敌人的监牢和法庭上,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同年7月27日英勇就义。
在漳浦监狱中,张太西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始终坚强不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品质;并在敌人的法庭上,他慷慨激昂地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行。民国32年7月27日,张太西在漳浦县城英勇就义,时年35岁。临刑前,他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张太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漳浦人民的心中。
张太西系靖和浦中共漳浦县县委书记。其故居位于长兴村前房社路口,此屋是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厚厚的土墙,屋顶两头翘起的尖尖的灰色燕尾。此屋是三间两伸手,里面的房梁柱子全是木头的。故居内还保留着一些简陋的家具,高高的有床栏杆的老床,有四只高脚的八仙桌,和两只高脚的长板凳。
据悉,张太西牺牲后,他的家属搬离,后来,漳浦县政府就在此屋的入口处挂了一个牌匾:张太西革命烈士故居。1932年,红军进驻漳浦,七师分驻石榴、盘陀一带,师部设在石榴村(今老人活动中心),七师师长陈伯钧(是毛泽东同志派遣先行上井岗山做袁文才、王佐思想转化工作的三人之一)、与政委李涛遵照毛泽东指示,宣传党的宗旨,发动参军,创建了被誉为“闽南井岗山”的靖和浦苏区。1932年4月24日,东路军团(军团长李振堂、政委肖劲光)第三军(军团长周子昆、政委葛耀山)乘胜追击张贞残部进驻漳浦,军部设在城关教会红楼内。第九师进驻旧镇,第七师在时任师长陈伯均的带领下进驻石榴坂,师部就设在石榴村大户人家许怣枝自愿献出的一座两进廊式带天井的老宅,这座老宅坐东北面朝西南,前落是矮房,后落两层楼,左右还有两座护厝共12间暗房和上下两间大厅,楼梯设在楼下大厅正中屏风后,前后落左右两侧有榉头(厢房)相连,榉头朝天井一面敞开,使得大房即能通风敞亮,两落往来又方便。前落门口还设有一小埕,是一座典型的闽南燕尾脊大厝。
石榴村这座古厝,曾是红三军七师师部,其右护厝的前墙壁上至今还留有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创造铁的红军,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张贞残部”,落款“红军三军七师司令部”;后墙壁上,也依稀能辨认出大字标语:“打倒帝国主义,红军向前进!”2017年2月,当地开始动工,对这座红三军七师师部旧址进行修缮工作。
如今,曾经的红军之师早已远去,只留下古厝这座司令部旧址,静静地述说曾经风起云涌的红色革命。但历史不会遗忘,英雄的红七师在漳浦石榴打响了创建靖和浦苏区的第一枪,靖和浦苏区的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红军之师的钢铁精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列表: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