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漳州塔口庵及经幢,并了解了其历史渊源 蔡汉以 2024-12-02
漳州塔口庵及经幢,位于今芗城区大同路(195号)。塔口庵经幢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笔者待考:相传“经幢由来”与朱文公(朱熹)有关,而朱文公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夏天到达漳州任职,他在漳州担任知州的时间为一年,直至次年(1191年)春天离开。可见两者时间有矛盾。】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修,塔口庵始建于元末。 经幢---是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又名石幢。经幢高约7米,底径1.2米,由二十四层浮雕块石垒筑而成。基座为唐代遗存的八角柱状须弥座,幢身两层八面,中隔仰莲花石,下层雕有形态各异的佛像,上层则镌有楷书。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元朝漳州总管罗良与福建地方割据者陈友定在漳州北城门一带巷战,被百姓认为猛将的罗良战死。罗良在漳期间为政周密,兴文教,善于断案,赋役公平,邻郡流民入漳者必存抚而衣食之。深受漳州人民赞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他阵亡之处建庵。庵因建在经幢(石塔)北侧,才取名为塔口庵。塔口庵配供罗良,使其安息,以保境安民。 现存的塔口庵为二进,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主祀观音,配祀地藏王,附祀关羽。塔口庵现规模不大,但门前有一副很大气的对联:塔藏七宝有缘至此皆获福慧,口绽莲花如来妙法普利众生。 塔口庵经幢于1988年6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罗良,字彦温,号云峤,是汀州长汀人,以军功起家,官至漳州路总管。他在任期间,为政周密,兴文教,善于断案,赋役公平,深受漳州人民的赞誉和怀念。 另附【塔口庵经幢的来历】来源:漳州风物集锦•塔口庵经幢与塔口庵: 朱文公治理漳州近一年【笔者待考:相传“经幢由来”与朱文公(朱熹)有关,而朱文公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夏天到达漳州任职,他在漳州担任知州的时间为一年,直至次年(1191年)春天离开。可见两者时间有矛盾。】漳州民间风俗习惯起了大变化。过去漳州百姓不知礼教,不守法纪,作奸犯法的事很普遍。现在丧葬嫁娶都能够照古礼施行,犯法行凶的少了,接受书院学舍教诲,知书知礼的人也多了。朱知府奏明朝廷,又减免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轻百姓负担。由此漳州社会政清人和,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人们都呵佬(称赞)漳州经过紫阳教化,已经逐渐变成为海滨邹鲁了。 但是,有一件事使朱文公很伤脑筋:尽管官府严加科罚,漳州北门地区北桥至北廓顶这一带淫秽案件接连发生,讨契兄、找姘头,甚至连叔嫂,婶侄也做出了那种乱人伦、没天理的“见笑”事(丑事),怎么禁,也禁不止;怎么罚,也罚不怕。 朱文公决心寻根问底,查明原因。有一天,他化了装,来到案件最多的地方微服私访,察看民情。他看到:家家门户洞开,从街中央一眼就能看清楚厝底里所有人的起居作息;查某人(妇女)站在门口看过路人,当街打情骂俏,无拘无束,大白天,抛头露面满街乱走,简直不懂什么礼教与羞耻。朱文公皱紧眉头,边走边摇头。 他一直走到北桥街的中段,看见有一座小庙,红墙绿瓦倒也清静。他就放轻脚步迈进了大门,只见一间斗室,佛龛下有一个瞎眼和尚正在蒲团上打坐。这个和尚白须垂眉,气度不凡。朱文公不由得心生敬意。他便诚心诚意,走上前去,坐在一旁,向和尚请教说:“敢问大师,此间民俗怎么会如此放荡?” 瞎和尚只说:“请大人从庙前向南,再把街道地形踏勘一遍便知。”朱文公走出庙门,只见面前有一口井,两条分叉路分别伸向左右两边的后方,沿着北桥街往前一直走,快到北桥亭时,他又看到一条横街东西分开。他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噢,北门原来是条人形街,北桥亭好象一个人头,亭前的两条叉路正象人的双臂,北桥庙前的两条叉路,又正象人伸开了的双腿。一个人四肢八叉地仰面躺着。 朱文公回庙向瞎和尚一说,瞎和尚点头说:“对了,而且还是个女人。庙前的这口井就是‘美人穴’!”朱文公听了,不觉叹气说;“啊!原来如此!” 朱文公又向和尚请教整治“美人穴”的办法。和尚请他留住一夜,第二天清早观看动静,便知分晓。第二天清早,天还未大亮,庙门口就人声嘈杂。朱文公急忙起床,出门一看,只见井台前许多少年家和查某人挤在一起打水,他们边打水,边说笑,打打闹闹一阵子才把一担担水挑回家去,供煮饮洗涤之用。和尚告诉朱文公说;“井是美人穴,水是桃花水,逐日饮此桃花水,怎不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来呢?”和尚一句话道破了天机,点醒了朱文公。他坚定地点一点头说: “好,我有办法了!”说完,他就告辞和尚回府衙去。 事后,朱文公叫人召来了打石师傅,在北桥庙的井上建起了一座尖尖的小石塔,封闭了这口井。北桥的百姓从此就要到了顶巷去挑七星井的井水饮用。朱文公又倡议,漳州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特制一种“竹隔仔”(竹帘),挂在大门口,使家室里外有别,查某人可以站在厝内看街,过路人却看不见厝底内人。朱文公又下令,查某人上街都要罩一块蓝底花头巾,不要轻易抛头露面,手里要拄一支有鸠头的拐杖,有人胆敢拦路调戏,可以打他个狗血淋头,这就是后来传说的 “文公巾”和“文公拐”。朱文公还规定,缠脚查某人每只高跟鞋底,只准钉一根铁钉,走起路来,只能规规矩矩的,走只得太快,鞋跟就会掉落了。朱文公的这些措施,对转变漳州风俗曾经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北桥的那座小庙门前有了石塔后,就被改名叫做“塔口庵”,后来,连那一带街道也叫“塔口庵”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