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声
VIP
VIP
  • 注册日期2015-05-10
  • 最后登录2025-05-12
  • 粉丝56
  • 关注0
  • 发帖数41
  • 铜币18714枚
  • 银元21个
  • 古雷网会员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点击微信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75回复:0

[闲谈生活]赞友人重游平和朝天寺

楼主 #
更多 发布于:2025-05-04 16:19
赞友人重游平和朝天寺
蔡汉以
2025-05-04

朝天寺,位于平和县大溪镇石寨村,距离云霄县城约45公里的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灵通山南麓。朝天寺是灵通岩的另一圣景,坐南朝北静卧于一块高耸云天的巨岩之上,突兀而起、气势雄伟,如张开大口的巨蟒,凌空欲飞,寺因此而得名。
据说朝天寺,始建于宋建隆三年(962年),清道光四年(1824年),壶嗣延庆堂出资重修,历代补修多次。文革”期间,观音大士及诸神遭了难,清廷大臣蔡新奏请乾隆皇帝御赐“朝天寺”匾额、一钟一鼓等珍贵文物也落了荒,好端端的一座极有价值的古建筑烟消云散了,但乃保留着明清之形制与工艺。诗云:
昨日友人电话邀,
五一假期登山高。
平和大溪朝天寺,
灵通山上入云霄。
石头众多石寨村,
巨石如蟒寺庙。
朝天有寺朝天寺,
殿堂无牌殿堂草。
七年之前我曾游,
佛祖宫中烟袅袅。

附:蔡汉以2018-04-16游览二佛寺,遐想古地貌 ---游平和县朝天寺和白花寺
2018年4月15日我随友人到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石寨村学堀社,游览二座佛寺--朝天寺和白花寺。我们来到这里,第一感觉是这里的“石头多,并且大”,是个名符其实的“石寨村”!
不信你看!那“朝天寺”,建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之上!这块巨石高数丈,形如昂头的一条大蟒蛇。我们从“蛇后颈”处的石级走入寺庙。
走入寺庙后,看到碑记得知:朝天寺坐南朝北,始建于宋建隆三年(962年)至今有1057年历史。主祀佛祖、观音菩萨。寺庙分为殿堂、厅堂两部分。清乾隆年间,蔡太师(即蔡新,现漳浦县人)奏请乾隆皇帝御赐匾额及一钟一鼓。但这些文物现已不存在了,真是惜哉!然而在“蛇后颈”处的一块石头上,刻“仙踪”二字今尚存。这“仙踪”是清代壶嗣村一位举人,现屏南县儒学正堂---吴江涛摩崖石刻也!朝天寺香火旺盛,在灵通十寺中,只次于灵通岩!
接着说“白花寺”,它距“朝天寺”约50米, 两寺很近;只是“白花寺”在“朝天寺”的下方而已。“白花寺”除门墙是人为外, 寺庙基本是由天然的大石头组成!白花寺的坐向与“朝天寺”相反,即坐北朝南。始建于宋庆历二年(1042年)至今有977年历史。主祀佛祖、观音菩萨。
我们很高兴地游览朝天寺和白花寺,并敬拜佛祖、观音菩萨!
敬拜后,我走近寺庙及周围的那些大石头,认真地观察起来,发现这些石头属---沉积岩类。因为本人年青时曾学过《地质学》,当年的知识给我今天有一定的话语权!
想到这沉积岩的成因,使我遐想起那古地貌的情形。这里曾经是海洋…陆相沼泽…浅水海湾区…板块碰撞…火山爆发…啊!多么遥远的时光!多么壮观的巨变!多么秀丽的今天!
……回到家里,我查找《平和县志》(1994年版)记载,资料与我的遐想不约而同!
《平和县志》记载: 平和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有侏罗纪,白垩纪,三迭纪。白垩纪分布于平和县的安厚、大溪、南胜、文峰、城关、崎岭等六个乡镇。此岩层形成于燕山运动期,各地均有燕山早期的入侵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分布。平和县地貌---距今195+5百万年之前,平和县为陆相沼泽地成浅水海湾区,接受陆地风化物冲刷而来的泥沙质碎屑物的沉积。大约在195+5---137+5百万年间,由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与磨擦,地幔物质上升,沿着芦溪---安厚北西向,及小溪至大溪北东向,两条区域性断裂带,发生强烈火山爆发,使芦溪、霞寨、崎岭、安厚、坂仔、国强等乡镇堆积大量火山灰和溢流的熔岩物质。同时、山格、五寨、钟腾、龙伞岽等地伴随着岩浆浸入。时至137+5----95+5百万年,火山爆发已经停止。全县已形成陆地和高山区,只有在安厚---灵通山,小矾山两地仍为山间盆地,继续承受陆地风化物沉积,并发生两次火山复活喷发活动及岩浆溢流,尔后火山熄灭,再经历长期大自然的风化,剥蚀,切割作用,形成如今的中低山区和丘陵地貌。
当你读完这一段文字记载后,你将明白了大溪镇石寨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石头。还有,你游览“朝天寺”和“白花寺”这二座佛寺后,你将有---天下名山僧(道)占尽之感叹!
这正是:狮口当门依稀竺国飞就,蟒头结宇仿拂神仙戴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列表: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