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lin
VIP
VIP
  • 注册日期2016-06-12
  • 最后登录2022-06-05
  • 粉丝55
  • 关注3
  • 发帖数1504
  • 铜币11992枚
  • 银元21个
  • 原创写手
  • 喜欢达人
  • 忠实会员
  • 古雷网会员

点击微信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1931回复:0

[历史百科]这种分布于杜浔、霞美、沙西的信仰,你知道吗?

楼主 #
更多 发布于:2017-10-23 10:29

玄天上帝崇拜,是漳浦民间宗教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出现了甘霖上帝庙,一千多年来,信仰范围不断地、持续地扩展,从清代早中期,基本形成了几个相对稳定的信仰圈。

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北极大帝,民间俗称上帝公,按道教的说法, 真武大帝是北方玄武(龟蛇)代表北方七宿,与东方青龙,西方白虎, 南方朱雀同为道教的护法神,后来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而成为道教的大神,以武当山为道场,被历代皇帝封为真君,帝君,上帝,宋代时,为避赵匡胤之祖赵玄朗名讳,遂改玄武为真武。在寺庙中,玄天上帝的传统形象是身披甲胄,头披长发,手持宝剑,足踏龟蛇,两旁金童玉女,水火二将,手执黑旗。

图片:微信图片_20171023102429.png

漳浦县的玄天上帝崇拜,目前主要分布于旧镇、霞美、沙西、佛昙这条东南海岸线上,以旧镇甘霖庙和杜浔的正阳宫较有代表性,沿海地区的不少庙宇也大都从这两座庙宇分衍。

此外,玄天上帝崇拜也沿着鹿溪流域向县城和内地渗透,在内地形成了以长桥泗洲岩的“溪仔帝爷”为主的崇拜区,与甘霖相邻的绥安镇英山村,却加入长桥溪仔帝爷的信仰圈,极可能是英山与溪仔周围有大量的王姓有关。

图片:333333.png

漳浦民间对玄天上帝俗称帝爷公,最早的见于记载的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旧镇甘霖村的甘霖庙。甘霖现主要姓赵,同族计有六个自然村,全计2000人口,据统计漳浦目前的赵姓,主要有湖西赵家城、官浔赵厝、甘霖三支,赵家城赵氏的族谱保存极为完整,可以证实是赵太祖之弟赵光美的十世孙闽冲郡王赵若和,于元初随宋少帝南循崖山,兵败后欲回福州图恢复,船到厦门海面遇风浪桅折,只好弃船上岸,匿姓为黄,以后衍为大族;而宋少帝自福州南逃时,宋皇族(以太祖赵匡胤后裔为主)大都随逃,到了泉州,遇蒲寿庚降元,宋宗室因此失散于各地,漳浦的赵厝与甘霖赵姓,均为这一时期逃出的,时间大致也在元代初期。由此可知旧镇甘霖庙的始建者不是赵姓。

图片:444444.png

清康熙元年,清廷为封锁踞台的郑成功部队,在沿海地区实行迁界政策,沿海二十里地全部作为弃土,居民迁入内地,二十年后复界,不少家族已经失散,不复回返,原住地便被新的家族所代替,甘霖位于漳浦沿海较繁荣的地区,赵、王、郑、张、黄、蔡等姓都有自已的原居住地,在清代初期同样也经历过迁界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庙周围的赵姓很有可能也是后迁入者,至少是兼并了他姓的原居住地,并以庙名为村名。清雍正年间重修时,便中赵用庵与杨农官为主的。乾隆间再次重修,董事也有举人赵光辉、庠生张云,而现在,甘霖庙周围的赵姓拥有大社、坑仔埔、三房下等六个自然村,二千多人,几乎都是赵姓在掌管庙门。而旧镇一带,玄天上帝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广泛的信仰区。这一区域包括邻近的旧镇镇内,桥头,狮头,玉厝高林,南景、东厝、后埭、霞美镇内、五社、香山、竹仔林、后山、竹屿、北社、尾厝、东欧、黄厝、港仔头、中社、城关的芦尾、鹿溪、后港,梅林、县城等地一些村庄也拥有从甘霖庙分香的庙门。

图片:555555.png

而甘霖庙南面二十公里的正阳宫,则形成了以洪姓为主的信仰圈,拥有六十几个村庄(现尚有四十几个村),该宫始建年代不详,清雍正二年重建,道光四年重修,香火是否来自甘霖,不得而知,但据宫中老人称,正阳宫上帝塑像手指向下,甘霖庙上帝手指指天,各有其宗;正阳宫南面的沙西前埭村,也有一家玄天上帝庙,称帝爷庙,且分衍了下寨、蓬山等地,形成了自己的信仰圈。

同样处于沿海地区的佛昙,玄天上帝崇拜包括沿洞野、花林、埭头、吟兜、石蛇尾、下刘、大坑等村,而以大坑村的历史较为悠久,明代早期就已经较繁荣,庙的创建年代也比较早,亦或是佛昙地区玄天上帝庙的祖庙。

来源:漳浦印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