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声
VIP
VIP
  • 注册日期2015-05-10
  • 最后登录2024-11-18
  • 粉丝55
  • 关注0
  • 发帖数2503
  • 铜币18070枚
  • 银元21个
  • 古雷网会员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点击微信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12427回复:0

[历史百科]如何写好祠堂的对联?

楼主 #
更多 发布于:2018-11-06 21:59
如何写好祠堂的对联?
蔡汉以
2018-11-06

我退休后,常到附近的村庄了解“祠堂文化”。因为祠堂文化、书院文化、庙宇文化等,将构建起地域性的文化。
祠堂是作什么用的?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 将发挥重要作用。祠堂,不仅是维系异地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祠堂,可以说是一个民俗博物馆,是一部家族变迁史!
我发现有许多村庄的祠堂修建或重建,这时就要写祠堂的对联。如何写好祠堂的对联呢?我从他人文章里,并结合个人学习,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堂联与祠联
与堂号密切相关的家族文化种类是堂联。堂联亦称祠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但堂联又不完全是祠联,而是祠联中的一类。
1祠联有通用祠联与专用祠联之分。通用祠联即各姓祠堂皆可通用之楹(yíng)联,内容多为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绍继祖风、光耀门闾(lǘ)等。
与通用祠联不同,专用祠联只能用于某一特定姓氏家族的祠堂,其内容与该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道德文章、文治武功等)密切相关。
2堂联与祠联的第二个区别是:祠联中的通用祠联一般只适合于祠堂专用,而专用祠联则用途较广,既可用于祠堂,也可用于家族个人居住的厅堂、书斋,以及家族其它公共建筑如学堂、纪念物、山庄等;同时,作为反映本姓历史文化的堂联,也可在私人的著作、艺文中采用。
二、堂联的文化内涵
1是寻根追祖崇拜故土祖根。寻根溯源,乃是人类之天性。中国人由于历史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尤为重视自己的来龙去脉,崇拜祖先,依恋故土。几乎所有的姓氏堂联都有这方面的“寻根联”。有的追寻自己本支世系的开基祖与发祥地,也有的一直追踪到上古的始祖乃至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那里。如王姓堂联:迁史前稽(jī)轩(xuān)昊(hào)由来遵远祖;明图可按姬王自昔证同宗。王氏出自姬姓,系出周灵王太子晋,而其祖根一直可上溯至黄帝轩(xuān)辕(yuán)氏,这在司马迁的《史记》与明代余姚王氏族谱所辑宋代《御制太原王氏世荣悠远谱系图》中均有明确记载。
2是表彰先贤,显扬光荣历史。这方面的内容在姓氏堂联中占得最多。通过记述本姓历史名人的文治武功、道德文章、佳言懿(yì)行,弘扬祖先丰功伟绩、反映宗族赫赫有望,借以振奋家族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这类堂联,亦可称为“史迹联”,集中在一起,就是一部简明系统的家族发展史与历史名人汇编,内容丰富,气象万千,最能激起子孙后裔的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试举数姓如下:“李姓”经传道德
(春秋老子李耳道德经);名重谪仙(唐代大诗人李白)。
3是训勉后人,激励家族不断进取。上述第二类堂联自然也有训勉后人,激励向上的作用,但其立足点主要还是为了反映家族声望,光大光荣历史。而第三类堂联的立足点则是从训勉后人的角度出发,告诫子孙珍惜家族声望,努力进取,不要辱没了列祖列宗。这类堂联的内容或是从整体上铺叙家族往昔的艰难创业和家风名声;或是直接训勉子孙敬业守职,为国为民多作贡献;或是强调正直做人的原则,要求后裔忠厚老实、正直善良、刻苦读书、勤俭持家等。因之,第三类堂联可称为“训勉联”,其作用与家训宗规是一致的。如广东《洪氏宗谱》所载的“祖公棚对”:由嘉应徙(xǐ)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
藉花峰贯花邑(yì)光前裕后耕也学也恢宏敦煌之遗风。此堂联记述了洪秀全的祖先由嘉应州徙居花县官禄諠村艰苦创业的历史。

4是心系华夏,不忘本土文化恩泽。这类堂联是海外华人的创作,字里行间,寄寓着海外华人深深的木本水源之思,故国祖根之情,以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心心念念不忘中华本土文化对海外游子的恩泽。如泰国王氏大宗祠的堂联:系出周泰万派同源传佛国(泰国为佛教之国);亲联中泰四邻合德耀南天(王姓华人遍及东南亚)。
三、中国一百个大姓的堂号堂联
依据当今中国100个人口最多的姓氏排列顺序,特编写了下列这一简表,以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因篇幅所限,所列各姓堂号均以郡望堂号为准,一姓一个;若该姓有多个郡望堂者,只取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堂联也是如此,一姓只辑一幅;为篇幅所限,只择短制,未选长联。
1、李—陇西堂。经传道德,名重谪仙。2、王—太原堂。王明学术,逸少风流。3、张—太原堂。烟波徒钓,横渠理学。4、刘—彭城堂。阮稽作友,丰沛发祥。5、陈—颍川堂。三君翊汉光乔梓,二阮扶唐驾竹林。6、杨—关西堂。四知足畏,三喜同时。7、赵—天水堂。风高琴鹤,图绘麒麟。8、黄—江夏堂。汪洋叔度,孝友庭坚。9、周—汝南堂。军推细柳,品合爱莲。10、吴—呈郡堂。人中骐骥,天上麒麟。12、孙—太原堂。兵家祖,循史宗。13、胡—淮阳堂。寿齐九老,名列四真。14、朱—吴郡堂。鹅湖世泽,鹿洞家声。15、高—渤海堂。女中尧舜,学本程朱。16、林—齐邹堂。励志禁烟,御夷留恨;血书求救,为夫解围。17、何—东海堂。家传三桂,学贯六经。18、郭—汾阳堂。织女赐词,汾阳寿考;郡主好礼,真定芳徽。19、马—扶风堂。云台列像,铜柱标功。20、罗—豫章堂。诗耽郑女,曲感赵王。21、梁—安定堂。眉齐鸿案,老踞龙头。22、宋—京兆堂。广平守法,皇嗣延师。23、郑—荥阳堂。古之遗爱,号为司农。24、谢—洛邑堂。东山系望于苍生,西堂自夸夫奇梦。25、韩—颍川堂。名高三杰,文冠八家。26、唐—晋阳堂。帝尧启绪,唐叔振封。27、冯—颍川堂。父号万石,子通四经。28、于—邗城堂。当代清官,救时宰相。29、董—陇西堂。千秋良史,一代儒宗。30、萧—兰陵堂。收图兴汉,辅政匡君。31、程—安定堂。衡阳主簿,河洛渊源。32、曹—济阴堂。人称诱虎,自庆接鸾。33、袁—陈郡堂。扬风仁政,卧雪清操。34、邓—南阳堂。云台首列,谏院知名。35、许—许昌堂。万卷毕览,五经无双。36、傅—清河堂。兰台名宰,版筑肖形。37、沈—汝南堂。四声作谱,三善名堂。38、曾—鲁国堂。南丰撰史,西府迎亲。39、彭—大彭堂。作柱下史,封长平侯。40、吕—南阳堂。老弃钓竿荣佐帝,少交中散喜多才。41、苏—河内堂。眉山三杰,沧浪一亭。42、卢—范阳堂。盛唐四杰,大历十才。43、蒋—蒋乡堂。为社稷器,具文武才。44、蔡—济阳堂。纸造桂阳,桥留松荫。45、贾—武威堂。篇陈训诂,策上治安。46、丁—济阳堂。飞凫驯伏,化鹤归来。47、魏—钜鹿堂。书屏志画,图像表功。48、薛—河东堂。三凤媲美,五隽齐名。49、叶—南阳堂。书成海录,赋就云官。50、阎—天水堂。抚士得死力,谏役慰民心。51、余—新安堂。灵鼋负阁,钓鱼列屯。52、潘—河南堂。功推武惠,绩著司空。53、杜—京兆堂。书成通典,名列瀛洲。54、戴—谯国堂。破琴示节,学礼删文。55、夏—会稽堂。涂山启瑞,梁国授徒。56、钟—颍川堂。诗书悦性,山水知音。57、汪—平阳堂。壮元甘雨,童子春风。58、田—北平堂。孟尝好士,穰苴知兵。59、任—任城堂。西川智士,南海名臣。60、姜—东齐堂。平江保障,白石清歌。61、范—高平堂。沼吴归隐,述汉成书。62、方—河南堂。巨山名翰,正学孤忠。63、石—渤海堂。传载纯臣,诗歌圣德。64、姚—吴兴堂。爵封梁国,派衍桐城。65、谭—弘农堂。七岁能登上第,三子尽作大夫。66、廖—汝南堂。绿荔名族,紫桂书堂。67、邹—范阳堂。鲁郡为钟灵地,邹屠乃迁善乡。68、熊—钟陵堂。西山廉士,东阁直臣。69、金—彭城堂。惔侯世爵,仁山隐居。70、陆—河南堂。河北三虎,洛下双龙。71、郝—太原堂。夫人家法,宰相襟期。72、孔—东鲁堂。东山振铎,北海倾樽。73、白—南阳堂。青衫司马,紫清真人。74、崔—清河堂。五原贤守,四皓齐名。75、康—京兆堂。明经登第,驰射受封。76、毛—西河堂。捧檄而往,脱颖而来。77、邱—河南堂。文雅希范,像立昭陵。78、秦—天水堂。圣徒乐善,蜀吏辩才。79、江—江陵堂。刻炬成诗,梦笔生花。80、史—京兆堂。直躬如矢,忠谏伏蒲。81、顾—会稽堂。姿推三绝,扇藉一挥。82、侯—上谷堂。霓龙节度,钜鹿经生。83、邵—博陵堂。种瓜高隐,修竹盈乡。84、孟—平陵堂。孝著恭武,道传孟轲。85、龙—武陵堂。伯高敦厚,经德文章。86、万—扶风堂。忠实二字,经史一家。87、段—武威堂。平姜锡士,梦凤呈祥。88、雷—冯翊堂。帝妃后裔,石室奇缘。89、钱—彭城堂。泽承周府,名并钱郎。90、汤—中山堂。文庙从祀,孝感动天。91、尹—天水堂。中兴良辅,东海名臣。92、黎—京兆堂。修沙阳志,开孝义门。93、易—济阳堂。通经处士,释褐状元。94、常—太原堂。节齐苏武,名擅儒林。95、武—太原堂。武班尚留遗墓,皇后竟号则天。96、乔—梁国堂。相推文惠,邑号神君。97、贺—河南堂。四明狂客,一代儒宗。98、赖—颍川堂。秘书归里,御史敢言。99、龚—武陵堂。荆楚仙范,渤海清风。100、文—雁门堂。洛邑耆英,出将入相;庐陵正气,取义成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