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声
VIP
VIP
  • 注册日期2015-05-10
  • 最后登录2024-12-22
  • 粉丝55
  • 关注0
  • 发帖数2531
  • 铜币18174枚
  • 银元21个
  • 古雷网会员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点击微信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1252回复:1

[闲谈生活]隆庆村及其蔡氏宗祠

楼主 #
更多 发布于:2017-02-13 17:11
隆庆村及其蔡氏宗祠
蔡汉以
2017-02-13

有一次朋友闲聊,友人戏言“你们隆庆村胆子真大啊,竟然以皇帝的年号来命名村子?”我急忙说“老兄!你误解了,事情不是这样的。我们叫隆庆村时,当时还没有皇帝的隆庆年号呢。……是村名在前,皇帝的年号在后啊!”至此,友人才恍然大悟!
据《隆庆村蔡氏族谱》记载: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由蔡期远、章妈从龙溪蔡港迁入开基。然而,我们的老祖宗,为什么要把村名叫---隆庆呢?这件事情,族谱上没有说明。所以,我在这里也就不敢妄加评说!但总的来说, 村名叫---隆庆,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吉祥的象征!
是哪位皇帝的年号叫“隆庆”呢?是明穆宗朱载垕(hòu)(1537年-1572年)时,明穆宗以“隆庆”为年号的。也就是说,当隆庆村叫响了339年后,历史进入到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hòu)时,明穆宗以“隆庆”为年号。隆庆年号使用时间(1567年-1572年)仅仅有6年时间。
别看只有6年时间,可在隆庆年间,明朝采取了一系列新政,重振国威,史称“隆庆新政”。
而“隆庆新政”有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叫张居正。我们现在各行各业所进行的 “绩效考核”办法,当年张居正已采用过了,应该说张居正是“绩效考核”办法的发明者。……哎啊!你看!我把话扯得太远了,现在回过头来,说说蔡氏宗祠吧。
隆庆村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由蔡期远、章妈从龙溪蔡港迁入开基。开基后第130年, 即元朝顺帝末期(1358年) 开始建蔡氏祠堂---即蔡氏家庙。蔡氏祠堂至今有659年历史,算是一座具有历史悠久的古代蔡氏家庙! 建祠堂438年后,于清朝嘉庆年间即公元1796年进行重修。
这座蔡氏家庙(祠堂)有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一家庙(祠堂)建在“卧牛”风水宝地上;其二家庙(祠堂)的墙不是砖头, 不是石料, 不是夯土,不是木头……而是芦苇编织成墙;其三家庙(祠堂)的前面竖起三根旗杆石。
蔡氏祠堂第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相传, 隆庆村是一块“卧牛”风水宝地。为此,我曾请教过该村一位风水先生蔡钦运。他说,地貌象个“牛蹄”即---“U”字型状。也许是“牛蹄”风水宝地的缘故,隆庆村有一座古城堡,不是四方形也不是圆形,而是“牛蹄”状。这蔡氏家庙(祠堂),就建在“U字型”的开口处;当时蔡氏家庙(祠堂)的前面,还有一条河流。可以看出这种布局,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
可我对“牛蹄”状,另有一种思考。因为隆庆村境内有一座山叫“牛路头”,站在“牛路头”山上,远远地望着隆庆村,这时你会发现,这不是“牛蹄”状,而是“卧牛”状!这头雄健的“卧牛”,它“浸卧”在水中!
……不是吗?回想在1974年以前,我们的村庄四周,曾被河流环抱着。这水中雄健的“卧牛”,是那样地逼真,那样地形象!我们知道,水牛浸卧在水中,它一般只露出牛背和牛头。而牛背---就是村庄的居住区, 牛头---就是距离村庄最近的山“牛路头”山。这真是一幅“水牛戏水”之美图啊!
然而1974年以后,因农业学大寨,开展了“围溪造田”活动,使原来村庄的水系受到严重破坏,溪水断流……现在村庄只有一面是傍水---花山溪,此溪河流向漳州。但从现保留的田头社名来看,也可猜想到,当年隆庆村的水系是何等的发达!如上洋、下洋、船古旁、田中央、过河、过境、溪边、渡船头、湖仔、后浪底、洲仔、河尾……等等。
蔡氏祠堂第二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古代保存下来的蔡氏祠堂的四周墙壁,一米以下用青砖砌成, 上部用木质框架,其中镶芦苇杆,外面用粘土抺平---形成了一道厚厚坚固的芦苇墙!为什么祠堂墙壁建成“芦苇墙”呢?这也是“卧牛”宝地的缘故。因为牛要吃草, 牛要在水中浸卧。芦苇类似是一种草, 芦苇常长在溪河边。这样祠堂墙壁建成“芦苇墙”,其含义在于,有利于“牛”的生存,使子孙万代兴旺!
蔡氏祠堂第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古代到1966年即“文革”前, 隆庆村蔡氏祠堂曾竖起三根“石旗杆”。小小村庄,竖起三根“石旗杆”不简单!旗杆石,古代是用来标榜身份、光宗耀祖的。
据说,古代科举制,凡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就可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那么隆庆村蔡氏祠堂这三根“石旗杆”,是什么功名?是何人呢?无人知晓。
古代的《隆庆村蔡氏族谱》已失存,现“蔡氏族谱”是从坑里村蔡氏宗亲那里转抄来的,只记载---开基,始建祠堂时间等, 隆庆村的“功名者”缺资料!本来还可以从“石旗杆”的品种,来推测其“功名”级别,但“石旗杆”当年也被毁了,只留下一个底座……我无法探寻!
现在的隆庆村蔡氏祠堂,是2012年5月21日动工重建,2013年2月10日竣工。
隆庆村蔡氏祠堂从始建至今,坐落在“卧牛地”上。建筑面积353.6平方米;坐向为卯酉兼甲庚(即坐东朝西,方位在247—262度之间)。旧祠堂长25.4米, 宽13.92米。为不破坏原有“卧牛地”的地理结构,新祠堂按原址尺寸重建,只是地基整体提高50公分,屋脊提高55公分。新祠堂保持传统的三开间两落山顶式格局。
注:古代石旗杆简介

石旗杆是以条石凿成的,有方型圆型之分,高约2-3米,石上再竖一面旗,俗称“石旗杆”。能竖上这种旗杆,是家族的荣耀。石制的旗杆,古香古色,造型别致,高高矗立,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一个地方的石旗杆越多,说明这个地方越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古时候,若是本家族的人哪家读书郎金榜题名,考上了“进士”,或是获得其它上品位的官职,便请来手艺高超的工匠精选石料,制作石旗杆,杆上凿上其姓名和考取的名次,并介绍其生平,石旗上还刻上龙、凤等图腾的吉祥物。到了清代,考上秀才、举人等功名的也为此建石旗杆,不过石旗杆的样式有区别,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用凿成的角多少来加以区别。还有若是哪家有孩子考中秀才以上的功名,众家便在公田中提出粮或油,资助其学费,一切费用都是由众家负担,不必让读书者个人负担,以鼓励人人求学。
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垫底,举人、进士无需再垫础石,而贡生等则需在磐石上加一块圆础石。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有所区别,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刀戟或镌座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列表:

喜欢0 评分0
贝贝北北
VIP
VIP
  • 注册日期2016-06-03
  • 最后登录2024-09-20
  • 粉丝42
  • 关注33
  • 发帖数500
  • 铜币8192枚
  • 银元75个
  • 古雷网会员
  • 忠实会员
  • 喜欢达人
  • 原创写手
沙发 #
发布于:2017-02-13 20:49
介绍的很全面,受益匪浅啊
管它云卷云舒,我自闲庭信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