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端午节是一个“有吃有玩”的美好节日。不过在古代,端午并不是一个喜乐的节日。人们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月五的端午更是“恶日”。于是,这天成为驱邪辟毒之日,钟馗像、天师符和雄黄酒,便是民间常用的三样辟邪宝物。
进了农历五月,依着古代传统,家家户户要在屋里挂上一张钟馗蜀黍的小像镇宅(丑到鬼见愁啊,这也是本事),保佑大人小孩都平安,五毒邪魅不进门。 图片:0.gif ![]() 唐明皇问他是谁,大鬼头回奏说,臣是终南山的进士钟馗,高祖(即李渊)武德年间因为相貌丑陋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面试”环节,怒触殿前阶石而死。幸蒙高祖赐绿袍葬了臣下,于是铭感在心,誓替大唐除尽妖魅。这话唐明皇爱听啊,一觉醒来,病也好了。神清气爽之下,马上安排吴道子负责绘制一幅《钟馗捉鬼图》,还把画像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如此这般,钟馗四海皆知,此后更被尊为赐福镇宅圣君。 据说,钟馗作风正派、秉性刚直,对待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虽然面貌丑陋,但与民间百姓生活多有亲近,会打鬼,好饮酒,还为自己妹子的婚事忙前忙后,人性十足。 图片:640.jpg ![]() ▲ 清末画家任伯年笔下的钟馗 图片:33.jpg ![]() ▲ 朱仙镇木板年画中的钟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