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子如此说 蔡汉以 2017-07-15
无量子是一个人,是一位道教文化的传承人。据中国网介绍,他是当代著名道士,著名风水师,洛书草堂创建人;主要从事道场法事,婚姻和合术,道教科仪;住宅风水,家居装修风水,墓地风水等风水勘测研究工作。 我们习惯上称,中国有五大宗教,即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伊斯兰教、佛教、儒教、道教。由于种种原因,就目前来说,道教的知名度不算很高,人们虽有听说,但并不知道道教是做什么?即很多人还不太了解道教的文化。 我觉得无量子道长不仅会说,而且也会做,是道教“知与行”相通的了不起人物! 什么叫道教? 无量子如此说: 道教文化的现实意义。二十一世纪是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时期,是西方文化大量涌进的时期,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是人类相互竞争的时期。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将如何与社会发展文明相结合?道教信仰如何去面临人类生活的需要?道教的优良传统,如何在新时期中发挥出作用?正是当前弘扬道教文化面临着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新一代信道者面临的历史使命。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新的潮流中,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用富有时代的语言,去诠释道教文化的内涵,让道教文化的生活智慧彰显给人们,使道教的生命维新,青春常在,去融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道教文化与新时期文化的契合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文化之根”的道教文化,真是集华夏文化之大成,其内容包罗丰富,影响久远深刻。自东汉祖天师(张陵)建立教团组织以来,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历代均涌现出众多的高道大德,以其优异的义理文化和崇高的信念,在广大人民心灵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学术文化领域上生气盎然,在社会发生活领域中也依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实体,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社会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工业化和科技的发达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严重暴露出发展进程中的缺憾和负面影响: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伦理犯乱,道德沦丧等,使人类陷入与其生活极不和谐的困境,诱发了人类忐忑不安的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反思和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徘徊,等待着救世良方的出现。道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智慧,如尊道贵德的教义宗旨、得道成仙的信仰理念、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慈爱和同的处世方法、顺应自然的行为准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兴许可以照明人类迷失的前进道路,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快。但要使人们去信奉与实践其中之奥妙,就得使道教文化宝库彰显于人们,让人们能在其中获取宝贵的营养,利益人生。 首先,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时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期。要使道教能与时代同步进行,就得发掘其教所深藏的科技成果,利益人类的生活,才能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有茂盛的生命力。道教文化体系中,蕴含着许多值得珍视的科学精神,道教是以追求长生久视之道为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乐生、重生、贵术的宗教。故道教示人,欲达目的,当在今生今世实现,不把幸福的欲望寄托于虚幻的天国,不幻想死后灵魂得救的思想。因此,道教的主要教义,便是寻求能使人长生的方法,其修炼方法主要为外丹与内丹,在炼外丹时,寻找药物原料,探究制药方法,往往会涉及到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和化学以及地理学的知识;而在内丹修炼上,还要研究时间与空间对生理的影响,探讨天文、气象与生命的之间关系。在这种探求生命长存实证的同时,又对自然界的(观天察地)进行探索,使之追求长生的方法与自然变化相结合,而达到生道合一的境界,实为科学的范畴。所以,英国李约瑟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体系。”和“中国文化技术中,哪里萌发了科学,哪里就会寻觅到道教的足迹。”这说明道教不仅在炼养术上是古科技的实践,而且还有许许多多与现代科学产生共鸣的理论,诸如道教对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中医中药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以及冶炼学等作出的巨大贡献,已渐渐为众人所熟知。 其次,在新时期中,由于西方文化所倡导的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鼓励人们为满足个人物质利益拼命竞争,相互之间比奢侈,比豪华,尔虞我诈,金钱第一。为了金钱和享受,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出卖自己的良心与人格,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歪风邪气蔓延滋长。因此,倡导伦理道德,是当前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工程。道教文化中积淀了许多伦理道德思想,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观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道教的伦理道德最早源于太上之“道”,而“道”又是道教的最根本信仰,一切道经和教义都是由此而引申出来的。「道“道”和“德”是一个整体,“德”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作为道教中的重要义理,往往在教内把「道」与「德」并称为「尊道贵德」。以「道」和「德」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面,两者是整体和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序文中说:「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经》中说:「德者,得于道果。」《太平经》说:「能够『成济众生,令成极道』的就是『德』。」《道德经》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则告诉我们具有「道德」的人,是遵循自然的本性而行事,不去追求世俗之所得与失,为他人做了许多善事,却不要求别人给以宣扬,表面上什麽也没有得到,其实这种行为已蕴含着高尚之「德」。 这种具有「道德」之人,为世间所付出的牺牲与奉献,完全是出自无为的,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即使做了许多好事善事,也像没有做过一样,这种行为反而会使人们在心目中所崇拜。与此相反,不具有「道德」之人,他一旦做了一点好事善事,就大事宣扬,其实这种人是别有用心,未能达到一种纯真的境界。可见太上(老子)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得出了这一结论,真不愧是一位成「道」者。「道」和「德」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是把有品德高尚的人称为「有道之士」。所以,道教以「长生之本,唯善为基」作为积功累德的方法,以「德为道之基」作为修道成仙的准则,以「济世利人」思想作为应世之举。从而,在以「道」与「德」为基础上,规范出一整套系统的伦理道德体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要求信众忠君爱国、孝敬父母、敬教慈幼、恪守礼法;提倡济贫救苦、隐恶扬善、崇实尚俭、苦己利人、公平和谐;鼓励信众做到忍让谦和、和顺仁信、安贫守拙、爱财有道、怜孤恤寡等等。道教的这些伦理道德规范,不仅制约调节着道教徒的言行,也在一般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有的已经成为人们奉行的日常行为规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