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左右手”到说“禅” 蔡汉以 2019-09-21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今天我想写一篇“禅”的文章。正当要敲打键盘之时,在微信的“好友圈”里,收到我很尊敬的---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漳州市道教协会会长郑金川道长,他发来的一张图片,名称叫“听禅”。并写有二句话:“水深的河寂静,博学的人谦逊。”这时我立即停下了要敲打键盘的手……自叹不谦虚!顿时,一种惭愧感涌上心头! 是啊!“禅”是人们---既熟悉又不熟悉的东西。就象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样,如果有人请你介绍一下:什么叫左手?什么叫右手?你就难以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尽管幼儿园的小明友,也知道左手和右手。但那是老师用“这个”叫左手,“这个”叫右手的方法教的。其真实的意思,老师无法说清楚。所以才用“这个”的方法来说。而“这个”是什么意思?难以正确地回答。 记得小时候,父母用“拿筷子”的叫右手,“端碗”的叫左手的方法来教我们;应该说,此方法很形象且容易记,但也不尽然。因为在饭店里,也发现到另一种现象,有的人却用“右手端碗”,“左手拿筷子”啊!由此可见,无论是幼儿园老师,或者是父母,他们教我们的左手右手的知识,都是“这个”的说辞!没有人能说个清楚,说个正确!禅也是如此,也是“这个”的说法而己。然而,虽然什么叫禅我们说不清楚,但我们想以“分左手右手”的简单办法,来说一说“禅”。 诚然,我没这个水平。但有一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他说得相当好!请认真来听讲: 朱良志教授说“禅”: 隋唐时代,中国出现了很多佛教的派别。比如说有重视理论研究的唯识宗、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有一些派别是重视个人修行的,一个是净土宗,一个就是禅宗。 禅宗从隋代开始渐渐兴盛,以大乘佛学为基础,融合了净土宗的一些思想,渐渐形成了它的席卷之势。可以说盛唐到中唐这个时期,禅宗是中国佛教派别中最兴盛的一支。到了中唐以后的一共出现了五大宗派,“一花开五叶”,分别是云门宗、沩(wéi)仰宗、法眼宗、曹洞宗和临济宗。北宋以后,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渐渐势微。而临济宗和曹洞宗日趋兴隆,还向东发展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日本的武宗,就是以临济和曹洞宗思想为主的一个禅宗支脉。 禅宗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为巨大。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但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它吸收外来的东西,一定是以自己为主体,就是说以我们自己的本土思想,我们生活的需要和我们原来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来融合了印度哲学。所以禅宗可以说就是最特别的一个例子。禅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以印度大乘佛学为基础,结合中国庄子哲学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中国哲学派别。禅、禅宗、禅宗哲学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是相互依傍。 禅作为一种宗教派别,形成一种宗教思想,裹挟着很丰富的哲学道理,它在印度并没有形成。所以禅宗是中国式的宗教,是中国式的宗教哲学。虽然很多概念来自于印度佛学,但是它的主体思想仍然是我们中国哲学的思想。 唐代以后,就佛教而言,影响中国最大的那就是禅宗。在一切程度上,它就是儒家和老庄思想的融合,有时候我们讲中国哲学就是孔孟庄禅。这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的面貌。当然儒学和道家学说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很大。而禅宗它是一种生活的宗教,说白了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在这种修行的方法中,有一种卓越的思想,你看禅宗它不是让你坐着参禅,而是在打柴担水、日常生活中见真谛。禅宗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跟人类生活思想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它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层次是非常深的,超乎我们的想象。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禅宗就没有现代中国社会风范的面貌。 唐代以来,很多形象是禅宗的灵感产生的。比如昙(tán)花就来自于禅宗,先秦到两汉时期的音乐传统到唐代以后也发生了变化,音乐中充满了禅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音乐的传统。又比如水墨画,没有禅就没有水墨画,那就是黑白世界。假山也来自于禅宗。古人还讲“学诗浑似学参禅”,就是说学写诗就像参禅一样,可见中国文化受到禅的影响太大了。 禅它不仅仅是一套修行方式,有的人还把它当作一种健身方式,欧美有很多禅修的俱乐部,把禅和瑜伽融合到一起。对于中国人来讲,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供了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智慧。比如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时候我们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我们做了很多东西,不少都做给别人看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包含着要重视自己的感受的思想,现代生活中的个人,生活越来越枯燥单一化,如果过于忽略个人的感受,把自己内在的东西都抛出去了,自己就会越来越像生活的傀儡,往往感觉到找不到归宿。对生活在这种烦恼中的人,禅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在佛教经论中经常以兔、马、香象三兽渡河来譬喻听闻教法所证得深浅的差别。如兔渡河则浮于河面,马渡河则及河半,香象之渡河则能彻底截流。所以用“香象渡河”来比喻深证教法悟道精深。所谓香象就是处于发情时期的公象。“香象渡河”是大乘菩萨修证佛道的境界,示现的是大乘菩萨对于如何修行证果解悟的既深又广。“恒河”虽水深浪急,但“香象”渡之如履平地,因为“香象”观的广、踩的深。所以,大乘菩萨也因洞彻世事,才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自在应对,自在行持。单刀直入,即是我本来的面貌,而哪些是我们真实想要的东西,会透彻。“透彻”这两个字来自禅宗,就是既够透进去,又能够很彻底融入到自己生命的深层。禅宗的这种智慧,给我们内心带来的抚慰,不仅仅在古代,在现代也有很高的价值,在未来仍然是一个亮点。禅宗是我们东方文明中间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思想,它不是一个很拘禁的宗教。我想禅宗可以用“自由”二字,禅宗就意味着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禅宗。 禅宗的思想像一种光源,可以透过生命的本性,照亮人的内心,这种禅的思想,在日本文化中体现的非常深刻,其对生命的态度、对宇宙的态度、对与自然相处的态度,莫不打上禅的痕迹,所以禅宗这种思想是已经被证明是可操作的。 禅宗讲不立文字,但禅宗的典籍卷帙浩繁,读也读不完,而且禅宗的东西很难懂。比如禅宗说人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你看要想弄懂它,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今天讲的内容就是所谓禅的要义,就是跟朋友们分享一下,读禅宗要从哪些角度,可能有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可能对我们的精神有所帮助。 一、 禅的历史 禅,汉语翻译是思维修,就是修炼,修行思维、修行心理,它包含两种东西,一种是理论的参禅,一种是实践的修行。禅在几千年前的印度就产生了,我们讲佛教衍史,所谓实践,所谓布施、忍辱、精进、智慧,其中就有禅静。最基本的,比如实践,你要信佛,布施,你要有所施舍、施予。忍辱,要有一种忍耐力,要忍辱负重,而人生都会有苦,怎样能够渡过到另一个彼岸?像智慧,像精进,精进头陀、百丈竿头更进一步,其中最重要之一就有禅静。言语佛教中间就讲禅静,印度的小乘佛教,禅它有修炼禅,它需要以坐禅为基础,它有一禅、二禅、三禅、四禅,修道和神灵相通的地步。 另一个禅法,实际上后来和我们唐代以后听到的禅宗有重大机缘,可不是我们后来讲的禅,只不过是有点影子。冯友兰是中国当代研究中国哲学的泰斗,他是北大哲学系的,他在讲禅宗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有八九万字,题目是“禅宗:静默哲学”。禅宗是一种安静的哲学、宁静的哲学。禅静,禅就是静的意思。禅宗有三学,叫戒、定、慧。因此我们从禅的原意可以感觉到,我们从前的概括是有道理的,但从另一方面讲从前的概括又是错误的,禅宗绝对不是单纯提倡安静、宁静的哲学。禅宗早期确实只是停留在默对烦扰、默对喧嚣、默对外在的阶段,但到了中国唐代以后,禅宗不以动静观其为要,不以超越为主,越来越不像一个静默的哲学。他们给禅前面加一个字叫狂禅,禅是狂的,甚至可以说是野的,浪漫的、自由的、放肆的。我觉得从静默哲学上来讲肯定也是不够的。禅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有了很大的改造。今天我们讲禅宗,是中国的佛教禅宗,而不是印度的那种。 禅宗在中国的形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到现在应该有1500年左右,我们一般认为禅宗祖师叫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两晋时期的人。一种说法是公元538年,有一种说法叫526年,达摩从南天竺来,在广州上岸,到当时的金陵见了梁武帝,这揭开了中国禅宗的气候。 禅宗最重要的一个故事,就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个故事在禅宗中它是带根本性的。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这个故事强调的是不立文字,强调的是内在的契合、心灵的契合,因为这种内在的契合,释迦牟尼把他的衣钵传给迦叶,这个佛法没有理论,可以说是无相要法。 二、 禅宗16字心法 禅宗的16字心法,实际上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你看“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已经超越知识的藩篱,超越我们已经归纳的东西,其实是我们心中的那种感觉,所以要直指人心。禅宗是一个信奉自我心灵的一个宗教。见性成佛,是说把自己内在的人性彰显出来,你就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的故事,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菩提达摩第一次见梁武帝的时候,武帝问他:“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尊者答道:“并无功德”。佛教一般讲做功德的事情就是积福田。怎样做功德?捐款供养佛教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意,如果心中怀有一种目的供养佛教,不但没有福田,还伤害了禅原来的意义。”武帝惊问道:“何以并无功德?”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武帝再问道:“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然浩荡,本无圣贤。”梁武帝再问:“在朕面前的到底是个什么人?”达摩答得更绝:“我也不认识。”武帝不省玄旨,不知落处,因他们彼此说话不投机,达摩尊者便离开江南,一苇度江。这就是达摩一苇度江的故事。这句话有很多种解释,主要的意思是梁武帝的意思是自己是一个君主,那我的权威往哪里放? 实际上这个传说已经暴露出宗教和政治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历史上几次灭佛都跟这个冲突有关系。我们选择这种宗教,就会质疑权威存在的可能性,不仅是政治权威,还有文化权威、道德权威存在的可能性,这种宗教蔓延下去,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这次对话之后达摩离开了金陵。传说中在一个夜晚他驾过一片芦苇渡过茫茫的长江,在黑暗中向北挺进,到了河南洛阳的少林寺,在这个地方面壁九年,修出了闭关禅法。这个渡江的故事,实际上来自《诗经》,《诗经》里面有一首《河广》,诗中说:“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一片芦苇就可以带着我到那个地方,一片金色的芦苇是一个美丽的希望,乘着金色的芦苇在黑暗的江面上,渡万里波涛,这其实就是佛教渲染的精神力量。 菩提达摩的这种禅法对后来有很大影响的。我们中土的第一个禅宗传人叫慧可。这个慧可是河南人,对菩提达摩的禅法非常入迷,登山上达摩洞拜访请教,达摩祖师却始终面对石壁一言不发,不予理睬。这天晚上天下大雪,慧可为了向达摩求法,一直站在达摩面壁的洞外,一动不动,站到天亮,雪积已过膝部。尊者被慧可的执着所感动,问他:“你一直站在雪中,究竟有什么心愿?”慧可说:“但愿师父打开甘露之门拯救众生,请教我佛法吧!”达摩说:“诸佛为求无上的悟道,不惜花费无限时间去修行,你凭极小的决心来求大法,我想你是很难如愿的。”慧可便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达摩前。达摩说:“诸佛为求佛法不把身体当身体不把生命当生命。你断臂求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行为”。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说:“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慧可“我心未宁,请师为弟子安心。”达摩说:“你拿心来,我将为你安心。”慧可说:“我已经找了很久,可是找不出来”。达摩说:“假如你能找到的话,那又怎能算是你的心呢?”达摩又曰:“我已经给你安好了心,你现在明白吗?”慧可说:“诸法本空寂,因此菩萨才不动念,不动念才能登涅槃之岸”。达摩因此收慧可为弟子。 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有一天召集弟子曰:“我欲西返天竺,你们谈谈自己的悟境吧。”弟子道副讲:“我们不应该执着文字,也不舍弃文字,要把文字当作一种求道的工具来运用。”祖曰:“你只得到了我的皮”。尼总持讲:“依我所了解的,就像庆喜看到了阿门佛国,一见便不再见。”祖曰:“你只得到我的肉。”道育讲:“地、水、火、风本来是空的,眼、耳、鼻、舌、身也非实有,整个世界没有一法存在。”祖曰:“你只得到我的骨。”最后轮到慧可,慧可向达摩礼拜,便站着不动。祖笑曰:“你已经得到我的髓。” 他对慧可说:“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而展转至我。我今以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授袈裟,以为法信。这个故事是禅法史料中记载的故事,强调的是机缘。 禅宗还开辟了另外一种智慧之路,三祖僧(sēng)璨(càn),他隐居于今天安徽舒城的皖公山附近,他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信心铭》。我在北大讲禅宗的时候,第一天就让大家读这个东西,很短,《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有人说《信心铭》是禅宗第一部经典,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它的重要特点是以庄子思想为基础。这个禅宗强调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大乘佛法的一种。他在《信心铭》中间讲:遣(qiǎn)有没有,从空背空。 禅宗,包括庄子哲学,都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遣有。我们坐在这个地方修炼,要排除杂念,要洗心禁欲,要把尘埃都洗掉。“遣有”就是把有都洗掉。“没有”是淹没到有中间去。要排除有的时候,有可能又淹没到有中间去。如果我们始终有一个念头要去排除它,这种想法就又淹没到“有”中间去了。这就“遣有没有”。我们讲佛法,讲庄子,讲空,讲“从空”,追求空,则很容易陷入到“从空背空”的地步,追求空最后又背离了空。无相法门,四大皆空,并不在空本身。如果说一个人跟你讲禅宗,讲的大家都想睡觉,讲生命没有意义,对外面的事情万事不关心,讲到天下活泼的东西都跟我无关,今后的路都不想走,我觉得这个肯定是无禅的。禅宗的这种学问,不是导向空门的,而是一个活泼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有意思的世界,是一个自由的生命创造的价值的充分显现。《信心铭》中三祖僧璨对这方面有很多表述,希望大家下功夫去学习。 接着我们讲四祖道信,道信这个人很重要。道信的禅修理论和方法,不仅直接为“东山法门”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包含了往后禅宗多向发展的端绪,因而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湖北有一座山叫黄梅山,黄梅山再往东一点的山叫东山,道信这个人就在黄梅山传法。真正的南禅妙意的形成有可能就是从道信开始形成的。道信是僧璨(càn)的弟子,他对老师说:我想求解脱之法,老师可能有一个解脱的妙法?僧璨就跟他说三个字:“谁束你?”谁束缚你,你来求解脱?“没有人束缚我啊!”道信实话实说。“既然没有人束缚你,那就不存在解脱,你为何还要解脱法门?”这个故事也是记载在禅宗的典籍上,表达的意思也是禅宗一个很重要的教义。 道信之后后来是禅宗五祖弘忍,也是东山法门的创始人,中国的禅宗在弘忍时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学禅的人越来越多。弘忍的大弟子是神秀,禅宗北派是神秀创立的。上元二年(675年)弘忍逝世后,神秀往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当阳山度门寺,创立禅宗北派,大著于天下。唐武则天闻知他的声望,诏请他到长安,在内道场供养。唐中宗李显尤加礼重,成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弘忍的弟子很多,当时已经有800名弟子,慧能也是弘忍的弟子之一。我们知道慧能是一个特别的人,到了慧能,我们中国的禅宗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典籍也记载了弘忍和慧能之间的故事,《坛经》中就记载了不少,在敦煌出土的《坛经》,发现了三个版本。唐代的版本已经流传很广了,在慧能去世几十年后,他的思想,通过弟子记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本子,这个本子我们今天读起来有一点像《庄子》一样艰深,就是放到印度哲学中间去毫不逊色。中国佛教唯一成经的就是这本《坛经》。可见其在中国文化史的地位。 慧能是一个南方人,父亲原在范阳(今河北涿县)做官,后来被贬迁流放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慧能于唐贞观十二年在新州出生。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 流落他乡的母子二人孤苦无依,之后慧能跟着老母移居南海(广州),长大以卖柴来维持母子的生活,所以说慧能是一个樵夫。一次,慧能卖柴时听人诵读《金刚经》,引起内心的领悟。那人据说那时候不识字。慧能问他是谁给你讲解的?这个人说我的老师是弘忍。慧能听了,觉得自己与佛法有缘,所以辞别了老母,到黄梅去参礼弘忍。慧能见到弘忍,自称“唯求法作佛”。因慧能答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而受到弘忍的赏识。慧能被派在碓房里踏碓,也就是舂米,一共八个多月。“愿竭其力,即安于井臼;素刳其心,获悟于稊稗”。一天,弘忍集合门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见地,以便付法。《坛经》中描绘对神秀是极尽丑化之能事。说他一看要传法,回去以后心里就惴惴不安,想表现又怕老师不高兴,就是夜晚时候将偈写在廊下的壁上。他的这首偈是这样写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第二天老师看了评价说:写得不错,但是要记得把它擦掉。慧能在后面舂米,看到很多人在围观,也就作了一偈,请人写在壁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坛经》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弘忍发现了慧能的见地,便在夜间唤他进房,为他说法,付法传衣,继承了祖位。弘忍还担心慧能在这个地方被人陷害,让他到南方去传法。所以广东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雏形形成是从黄梅山到东山,实际形成是在广东。 慧能的故事,最有名的当属下面这个,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我们讲慧能是禅法发展史上一个革命性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你读他的文章就知道了,他的思想和言词是不一样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本来佛教有归依象征佛教的“三宝”戒,即信徒入教或在重要的法会郑重表示“归依法,归依佛,归依僧”。佛、法、僧是三宝,佛是释迦牟尼的,法是释迦牟尼的经验,僧是传递经卷的人。我们的信服就是要归依三宝,慧能则认为三宝在自己内心,不在经书中,不在僧人的口中,不在释迦牟尼的叙述中。慧能在“三归依”之前特别加上“无相”二字,表示心性,即为心性的三归依戒。 他在解释中说:“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其中的“觉”代表佛,用自心的觉悟代替具有理想人格的佛;“正”代表“法”,用自心的正念代替三藏佛法;“净”代表“僧”,用自心的清净代替弘布佛法的僧。这样,外在的三宝变成了“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要求信众从“自心”归依“自性三宝”,做到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念念无邪,断除爱著;不生妄念,自性清净。他批评有的人日日受三归依戒,但却不知道应当归依自性的三宝。他说:“自性不归,无归依处。”我们修行佛法,我们说戒、定、慧。戒,我们有很多事不为,才有进一步导向的余地。由戒到定,由定到慧,必须要有一种漫长的修炼过程,把戒、定、慧作为一体,融为一体,及戒及定及慧,这里面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慧能以后中国的佛教形成了南北两宗,北方以神秀禅师为,当时影响非常大。在公元735年,南北两宗曾经举行过一个辩论大会,就是神秀发起的。后来北宗渐渐势微,南宗则成为中国禅宗的主脉,形成了法眼、沩仰、曹洞、临济、云门五宗,禅宗由此在中国这样大张其势,深入人们的生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