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蔡汉以 2020-07-20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郝清杰。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主要观点】作为科学,马克思主义不是外来文化;作为批判精神与建设原则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指南;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但能够指导宏观政策,而且能够指导实际工作;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指导生产方式变革,而且能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当代,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也是科学理论走向现实生活的必然趋势。 【全文】马克思主义诞生200余年来,对这一科学理论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即使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之时,各种质疑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有人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怎么能够指导中国的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初,又有人质疑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怎么能够指导和平时期的建设呢?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有人质疑马克思主义不是内生于中国大地上的本土文化,怎么能够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还存在着两种更为深层的质疑: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宏大叙事理论,能否指导人民群众日常的实际工作?以改造社会制度特别是变革生产方式为使命的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上这五重质疑,成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严峻挑战。深入澄清这五重质疑,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吗?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国籍来讲,对于德国之外的国家而言,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一种外来文化,这是众所周知的社会常识。但社会常识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真理。否则,科学真理的探索就既无必要,也没有意义了。从思想内容的科学性方面来讲,一种理论如果是真正的科学,那么它就是世界的,是不分国界的——虽然提出这种理论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具体来讲,在人类探索自然界的历史上,同一科学规律被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在不同时期发现的例子并不少见:1763年苏格兰科学罗伯特·魏特就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但没有得到重视;一个世纪之后,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建构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为生理学和心理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样的事例同样发生在物理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数学家希尔伯特与爱因斯坦几乎同时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方程,是学界的公认事实。进一步讲,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上,科学是分学科的,但不同学科的科学所揭示的真理却是对同一个客观世界(不同角度)的正确反映。不同学科的科学所揭示的规律是客观世界都要遵循的,是不同学科都要公认的。再进一步讲,一个科学真理可能是某个国家的科学家发现的,但在世界各国却是普遍存在的。牛顿力学三大定律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归纳出来的,但我们能够说中国大地上的物体运动不遵循这些规律吗?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首先编制出来的,但美国国土上的各种物体不是由同样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吗?因此,某个国家科学家提出被实践验证的科学真理,对于其他任何国家来讲,同样是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社会科学领域,同样有不同的学科分类,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规律。这些具体学科虽是由各国思想家构建起来的,但从它们所揭示的科学规律角度讲,同样是没有国界的。各国史学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又有一些共通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推进人类对自身历史的研究。各国哲学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很多思想观点是相通相融的。因此各国科学家共同探讨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强大思想武器。当然,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有其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需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科学的鲜明属性,而否定了它是科学这一本质。人类发展史表明,社会科学领域的真理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体,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达尔文曾经给科学下过一个经典定义,即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按照这个经典定义,马克思主义能够称为科学吗?首先,马克思主义整理的同样是“事实”:一是资本主义孕育、产生、发展、繁荣、危机等数百年的历史事实;二是工人阶级由自发斗争到自觉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三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其次,马克思主义从整理事实中发现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科学家们揭示的自然规律一样,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同样属于整个人类世界,是所有国家发展内在的客观规律。至于这些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由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发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成为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科学、它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否是真理,却一直遭到来自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批判和否定。 与马克思同时被誉为“千年伟人”的爱因斯坦,同样十分关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深入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他明确指出:“我深信,要消灭这些严重祸害,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同时配上一套以社会目标为方向的教育制度。在这样一种经济制度里,生产手段归社会本身所有,并且有计划地加以利用。”这样两位举世公认的“千年伟人”分别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达到了人类思想认识的最高峰,但关于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思考却是殊途同归,都认为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而且,这个重大结论已被证明是不可辩驳的科学真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经历了这样那样的曲折,但是社会主义已经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从理论发展为现实、从在一国取得胜利到在多国建立现实的社会制度,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雄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因此,不论从理论辨析层面讲,还是从历史现实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真理。所以,作为一种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国界的,它属于世界各国人民,绝对不是什么外来文化! 二、作为革命武器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建设实践吗?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面对这样的时代挑战,一些资本家对作为指导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能否继续指导现代化建设存在着深深的质疑。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这充分证明,这一科学理论既可以成功指导革命,又能够成功指导建设。但是要从思想认识上真正消除这种质疑,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层次批判,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革命主张。这种批判精神,依据其展示的知识逻辑来看,一方面它是从早期的人道主义到思想成熟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等价值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和物化现实进行鞭挞的价值批判;另一方面,它运用唯物辩证法,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深刻分析入手,科学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批判。从这种批判依据其所指向的对象来看,一方面它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批判;另一方面,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从这种批判按照其结果的表达方式来看,一方面它是通过对货币、资本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批判,复现货币产生和资本发展的历史复现式批判;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对资本生产方式总过程的全面剖析,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重大结论的判决式批判。正是基于这种科学的批判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坚信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才能破坏一个旧世界。 当然,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这种批判精神,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建设性原则。这种建设性原则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批判方法,在思维中建设性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历程,在理论上科学构建了资本主义复杂的社会结构;在深入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和客观规律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建构。这种科学构想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它不是依靠抽象的理性和正义,也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偶然出现的天才人物身上,而是依靠无产阶级这一先进力量,依靠共产党领导的暴力革命。这种科学构想,不是对未来社会十全十美的描述,而是对未来社会的根本方向、生产方式、社会建设原则等的预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总体构想,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批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落脚于对未来社会的宏观规划上,所以,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既善于打碎一个旧世界,又能够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什么时候正确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建设原则,社会主义革命就能够取得胜利,现代化建设就能够取得成功;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判精神和建设原则,社会主义革命就会出现挫折甚至失败,现代化建设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甚至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我国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正是因为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批判继承资本主义文化有益营养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既纠正了“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又摒弃了民粹主义的非理性冲动,使我国现代化道路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同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原则,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体制,坚守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导向,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大潮中行稳而致远。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邓小平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吗?今天,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越来越近,文化自信成为鲜明的标志。但是,对于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学者们在思想认识上莫衷一是,理论观点上大相径庭。这种思想争鸣的核心问题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针对这些重大问题的争论,根源在于人们常常局限于文化本身来谈论文化。只有跳出文化领域本身,把文化问题放到整个社会有机体之中辩证考察,才能明辨是非曲直。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深深扎根于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社会之中,既不是逃离政治领域的天上人间,也不是脱离经济建设的世外桃源,而是紧紧围绕着社会生活实践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文化自信的根基不在文化本身,而是在于人民群众对社会制度的认同支持,在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在于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而言之,在众多的思想理论学说之中,哪种理论能够解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那么它就能够成为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只有用近代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事实,用生动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给予正确地解答。经历了近代以来110年的上下求索,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这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坚守,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自信!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真正的民族复兴,绝不仅仅是指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是指政治制度的优越、文化思想的先进、社会的繁荣稳定、生态环境的美好等等。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近代中国的奋斗历程启示我们:不论是流派众多的西方文化思潮,还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革命道路,指导我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艰苦奋斗历程启示我们:虽然有各种错误思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干扰,但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不偏离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常常能昭示未来,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同样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理论,指导我们积极应对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效攻克前进道路的艰难险阻,全力防范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始终坚守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四、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日常的实际工作吗?“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这充分表明了科学思想具有的强大而深远力量。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思想,具有比刀枪还要强大的力量,是共产党人独有的看家本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掌握这一看家本领问题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共识,但仍然面临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宏大叙事的科学理论,能够指导日常的实际工作吗? 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面对和处理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小事。小事常常是检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试金石”。表面上看,人们处理小事的方式方法千差万别,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偶然性。但从本质上讲,透过成百上千件小事,能够反映一个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现他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行为模式,展示其思想与行为的逻辑必然性。进而言之,这些偶然性表现为变动不居的现象,但蕴含在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即一个人思想言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却是相对稳定的。这种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上升到理论学说的高度,就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这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思想体系,如儒学思想、道教学说、佛教理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 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问题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逻辑。一个人掌握了错误落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认不清社会发展的主流,看不准历史进步的趋势;掌握了科学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在实际工作就会如鱼得水,在为人民服务中获得无穷力量,在投身伟大的事业中彰显自己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人们思想言行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科学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真正选择了这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辨别是非曲直;就能够在小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培育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在为社会做出贡献中实现自身价值,得到人民群众的赞赏。 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因为它汲取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它内在地要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转化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综合素质,转化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因为它具有最强烈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如果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都能够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做好日常工作中的小事,那么,我们党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就能够实现质的飞跃,就能够深刻变化的世界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 五、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以改造社会制度特别是变革生产方式为根本使命的。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在这些方面的指导作用是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确实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能够维护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能够实现更公平的财富分配,能够使整个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讲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恐怕很多人就难以理解,也不愿意承认了。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学说形成以后,首先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学说,被人们所接受和践行,成为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这些思想学说并没有过时,也没有被抛弃,而是经过宣传推广,在西方社会各个阶层深入人心,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就是以自由主义经济学为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这种自由主义学说又可以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虽然是一种伦理学理论和政治学思想,也可以成为英美等国人民崇尚的生活方式。在科学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学说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超越了这些理论的内在矛盾,如在对个人主义把社会虚幻化的批判中,阐明了社会的丰富内涵和科学机理;在对自由主义导致自由与公平矛盾的批判中,提出了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现实途径;在对功利主义主张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目标空想性的批判中,指出了人类社会走向理想境界的正确方向。这表明,既然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能够由革命理论转化为生活方式,那么,建立在对这些理论学说科学批判和综合超越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生活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活方式也反映着并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着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特征,并反作用于这一生产方式。同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也决定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反映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并反作用于这种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指导一种生产方式的理论学说,也可以指导相应的日常生活,甚至可以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同样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反映着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特征。所以,马克思主义与生活方式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一思想认识,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思想共识。陈先达教授指出:“马克思及其思想并非遥不可及,也并未过时,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对自由与任性的态度、对命运的态度,还是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及职业选择等,都可以从马克思及其思想那里获得启迪。因此,我们说追寻马克思,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就是要掌握和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顺理成章之事。在当代,一些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正在用一生的事业追求践行着这种生活方式。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追求、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从生活习惯到生活方式,只是一步之遥。实际上,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已经谈到读书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共产党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践行马克思主义原理,当然更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转化为他们的自觉生活方式。 那么,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生活方式,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在实际生活中,坚持这一根本立场,心胸才能更开阔,看淡个人成败得失;境界才能更高远,看清社会发展趋势;人生才能更精彩,看透日常生活百态。其次,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人生的起伏跌宕,在成功荣誉面前保持清醒,在反思挫折中磨砺意志,在面对厄运中锤炼德行,在身处逆境中积蓄力量,在克服错误中走向胜利,在经历苦难后成就辉煌。再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坚持这一科学原则,才能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做到守初心担使命、不跟风不盲从,在工作生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当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调查研究方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贯彻和实践。 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但能够指引我们对社会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改造,而且也能够指引我们对现在的社会生活方式进行革命性改造,还能够指导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革命性改造,这也就是自我革命的深刻内涵。当马克思主义由指引生产方式向指引生活方式扩展时,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日益现实化,另一方面是世俗生活的日益理想化。总之,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将创造出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世界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思想智慧,为人类走向美好未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当然,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艰巨而光荣的漫长过程,需要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努力奋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