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声
VIP
VIP
  • 注册日期2015-05-10
  • 最后登录2024-03-29
  • 粉丝55
  • 关注0
  • 发帖数2316
  • 铜币17356枚
  • 银元21个
  • 古雷网会员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点击微信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阅读:888回复:0

[闲谈生活]研究福建蔡氏族谱,须走访哪四个地方?

楼主 #
更多 发布于:2020-08-13 18:19
研究福建蔡氏族谱,须走访哪四个地方?
蔡汉以
2020-08-13

对于福建蔡氏族谱问题,我不是专家,但有一颗好奇心!哪些年经调研后,也写过几篇文章。可是,后来偶遇一位高人,他说---研究福建蔡氏族谱,须走访四个地方:
一莆田仙游枫亭(先祖蔡襄);二建阳麻沙镇(蔡元定故乡);三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蔡新故乡);四尤溪县桂峰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否则,只是“见树而未见森林”的情形!
天啊!听他这么一说,我发呆了!因为这四个地方,有的我只是路过,而没有停留下来,走访求教……惜哉!而可喜的是,近日从“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上,拜读了蔡春寿会长撰写的几篇文章,才深深地体味“见树而未见森林”的感受!
蔡元定与西山

(作者/蔡春寿)绍兴二十三年癸酉(1153年)19岁的蔡元定,秉承父志,筑室西山绝顶,以野菜充饥,刻苦读书,遍览天文、地理、数学、礼乐、兵制等方面的书籍,并融会贯通。这为他成为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打下了扎实基础。
莒(jǔ)口镇东山村有两座大山,东西相峙,间隔八里。西边的一座名西山,高633.9米,离麻沙20里,总面积两万余亩,方圆百里。山体雄伟,四面峻峭,山顶平旷,古树参天,泉石奇特。山顶有古城墙、练兵场、跑马场、石切水阐门等,传说在古代有一位叫罗永的人一心想当皇帝,在山顶上指挥纸人帮他构筑城墙、水阐门,以防敌人,每日操练兵马,以备战争。后来梦想未成,只留下神奇的传说。人以山名,山以人名,西山之所以名声远播,是因为蔡元定在此筑室山顶,忍饥啖(dàn)荠(qí),刻苦读书,穷究天理。
东边的一座名叫云谷山,高999.3米,朱熹因爱云谷幽邃,遂结庐于此。西山的西边有座厝桥,叫“龙门桥”。西山的东边有一座厝桥,叫“化门桥”。因蔡元定家在麻沙,自西向东经龙门桥,攀悬崖峭壁,达西山绝顶。若有疑难,辄东向下山,过化门桥,达到达云谷,与朱熹辨析疑难。天长日久,当时就有谚语,西山先生“龙门进,化门出,日在西山,夜在云谷。”两座名山,两位名人,相互砥(dǐ)砺(lì),穷究天理,留下千古佳话。
蔡元定筑室西山绝顶,远离尘嚣,刻苦读书。与青山绿水为伴,共日月星辰齐辉。
他曾赋诗自咏:
独抱韦编过客稀,箪瓢不厌屡空时。幽然自与庖羲近,春去人间总不知。
又云:
数橼茅屋环流水,布被藜羹饱暖余。不向利中生计较,肯于名上着功夫。窗前野马闲来往,天霁浮云自卷舒。穷达始知皆是命,不妨随分老樵渔。
就是在这种清净闲适的环境中,他遍览天文、地理、数学、礼乐、兵制之书,穷天地之思,达到了造化精深的学术境界。
不过,这人迹罕至的地方,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当时,山中时有虎豹出没,夜深人静之时,山鬼亦来骚扰。起初,山鬼在窗外游荡,欲吓唬蔡元定,但他专心致志,不以为意。继而,山鬼将鲜红的舌头伸进窗户,在他的书桌上来回摆动。此时蔡元定正手握朱笔,修改文章,遂顺后在山鬼舌头上写一“山”字,意思是说,你是个山鬼,我已知之,不要再吵闹了。谁知,由于蔡元定饱读圣贤之书,心中正气浩然,一字既出力重千钧。山鬼猛然觉得如受电击,痛得满山乱窜,通宵哀嚎。次晚,山鬼又到窗前,表示悔过,请求蔡元定解除符咒。蔡元定微笑道,那你再把舌头伸进来吧。待山鬼重新伸进舌头,他挥动朱笔,又在上面写了一个“山”字。两“山”相加,组成了一个“出”字,意思是叫山鬼逃出山去,勿再骚扰。于是,山鬼如释重负,悄然退却,再也未来捣乱。显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它确确实实在当地民间流传,而且千年不歇。这说明,读圣贤书,穷万物之理,养浩然之气,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继绝学、开太平。
有关西山,蔡元定的子孙也给予了歌咏。次子蔡沆《游西山》:
闻道西山胜,今朝始见山。鹤鸣双剑动,龙喷紫霄寒。人去台空古,墨灰沼未干。紫阳招不作,登眺共谁看。
三子蔡沉《咏西山》:
紫荆相依倚,绿绦自蒙密。秋兰涧中花,山果路边实。沿岗引霜藤,临流坐寒石。日暮阴崖开,云收远山出。疏篱尚存菊,荒庭旧垂橘。丝桐想虚堂,简策居静室。俯仰今几时,漫然已陈迹。摩挲苍苔痕,屐齿不可识。
孙子蔡权《游西山》:
洞天杳杳白云低,古木丛阴路欲迷。昼永并无人迹混,夜深惟有鸟声啼。雨昏草色寒侵院,风入松声响乱溪。隔宿寻幽心未惬,马回山下日将西。
乾道六年庚寅(1170年),正月,精通风水的蔡元定协助朱熹选择建阳县崇泰里(今莒口镇)后山天湖之阳的寒泉坞,葬其母祝氏。此后,在朱熹长达六年的寒泉著述时期,蔡元定始终伴随他,相与讲学论道。期间,蔡元定帮助朱熹在云谷山建“晦庵草堂”,自己在西山书屋内设“疑难堂”。为及时联络信息,在西山、云谷山上构筑灯塔,朱蔡二人约定,夜间悬灯相望,灯明表示学习正常,灯暗表明学有难处,翌日往来论学解难。蔡元定每到朱熹处,朱必留他数日,两人对榻论道,经常通宵达旦。因此,悬灯对榻讲说,成为朱蔡二人交往的一段佳话。蔡元定去世后,朱熹在给蔡元定的祭文中感叹道“思昔相从云谷西山间,身焉赖以修,过焉赖以补,相与切磋讨论,又相属以遵守。”真实道出朱熹与蔡元定在云谷、西山结下的情谊。时过境迁,尽管历史长河跨越了八百多年,但朱熹、蔡元定师生之间相互学习,锲而不舍,教学相长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推崇。
宝祐三年(1255年)五月初六日,蔡元定的孙子参知政事蔡杭向朝廷进祖父所著的《律吕新书》,理宗皇帝看后十分满意,御笔亲书“西山”巨字赐,蔡杭刻石于西山龙头岩上,同时御书敕赐“庐峰书院”、“西山精舍”,塑绘朱文、西山二贤对榻讲道神像。
清乾隆六年(1741年),建阳县知县左宰捐俸重建西山精舍,又清理西山四至界内山场,并祀田入祠,详报建宁府知府林兴泗立案。
乾隆八年(1743年),福建提督学院吴华孙立“山光如旧”匾于西山精舍。
同年,钦命署理福建巡抚刑部左侍郎周学健立“接武云谷”匾,又立联:“忆当年讲道彼此悬灯有几,思昔日受业即称老友无双。”于西山精舍。日讲官翰林院修撰雷竑立联:“道契图书,阐先天后天之秘,融贯三才,当日大贤称老友;心精律吕,抉阴气阳气之源,渊涵万象,迄今末学仰宗师。”蔡元定去世后,葬于建阳崇泰里(今莒口)翠岚山之源此墓是元定生前自卜的寿藏,山脉起自西山,龙脉奔行数十里,成双鱼获穴,又有麻阳溪水自西向东,环绕抱转,川流不息。蔡元定把自己的身后寄托于此地,此地可以看到西山和云谷山,蔡元定死后,依然割舍不了与朱熹的那份亦师亦友的情缘,灵魂依旧为西山和云谷山山顶的那盏悬灯所点亮。

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 建阳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第五届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词
发言人/蔡春寿(2018-01-0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第五届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今天的会议开的隆重而又热烈,开成了一个团结的大会,也是赋予新的希望的大会,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两会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从而加深了族人的向心力、凝聚力蔡光明会长作了两会工作报告,总结了近年来两会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今后的工作计划,点明了我们宗亲事业今后的发展重任,我想这也是我们广大蔡氏宗亲应该继续弘扬的一种精神。大会同时修改并表决通过了新的两会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表决通过了两会新一届组成人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蔡光明会长、蔡春寿会长的领导下,在新一届的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宗亲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宗亲的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各位领导、宗亲、各位嘉宾,古语说得好,亲只有三代,而族有万年。为了加强我区蔡氏宗亲之间的联谊,加强同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蔡氏宗亲的联络和沟通,也加强同兄弟姓氏的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共同促进我蔡氏家族的兴旺和发展,使遥远的和邻近的宗亲关系更加密切,更加融合;推动蔡氏家族的团结与发展,我们借此次大会畅谈亲情,展望未来,倡导团结友爱精神,增强宗族凝聚力,传承家族优良传统,谨记蔡氏祖训“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和“步步守着仁义礼智信”,使蔡氏子弟成为“孝双亲、爱同胞、睦夫妇、亲宗族、广交友、勤学习、守法纪、重修身、善持家、讲公德”的典范,扩大蔡氏的影响力;关心、扶助、教育年轻一代要勤奋学习,力争进步,有所作为,为家族的兴旺发达多做贡献。我们要以血缘为纽带,以姓氏为桥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美好精神家园,用博大的胸怀,描绘千秋基业,用无私的奉献,铸就百世辉煌,投身到蔡氏两会的各项活动中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为祖国繁荣富强,国家统一大业,社会和谐文明,家庭幸福美满,扬帆奋进!以此无愧于先祖,无愧于子孙,无愧于自己那颗赤诚的心。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来宾和宗亲的关心、支持!现在,我宣布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第五届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天书秘境——蔡元定

著名理学家朱熹派自己的得意弟子蔡元定前往四川寻找两幅神秘图案,这就是河图洛书。依据神秘的传说,黄河的龙马背负河图交与伏羲,伏羲据此画八卦,后人推演出易经,成为中国一部揭示变化的华夏经典。洛书则是洛水中灵龟衔书,送与大禹,大禹依此制定九畴,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而朱熹的门徒蔡元定并非只找到两张图案,而是三张,只是其中一幅图始终秘而不宣。
宋史·蔡元定传

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生而颖悟,八岁能诗,日记数千言。父发,博览群书,号牧堂老人,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授元定,曰:“此孔、孟正脉也。”元定深涵其义。既长,辨析益精。登西山绝顶,忍饥啖荠读书。
闻朱熹名,往师之。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四方来学者,熹必俾先从元定质正焉。太常少卿尤袤,秘书少监杨万里联疏荐于朝,召之,坚以疾辞。筑室西山,将为终焉之计。
时韩侂胄擅政,设伪学之禁,以空善类。台谏承风,专肆排击,然犹未敢诵言攻朱熹。至沈继祖、刘三杰为言官,始连疏诋熹,并及元定。元定简学者刘砺曰:“化性起伪,乌得无罪!”未几,果谪道州。州县捕元定甚急,元定闻命,不辞家即就道。熹与从游者数百人饯别萧寺中,坐客兴叹,有泣下者。熹微视元定,不异平时,因谓然曰:“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谓两得矣。”元定赋诗曰:“执手笑相别,无为儿女悲。”众谓宜缓行,元定曰:“获罪于天,天可逃乎?”杖履同其子沉行三千里,脚为流血,无几微见言面。
至舂陵,远近来学者日众,州士子莫不趋席下以听讲说。有名士挟才简傲、非笑前修者,亦心服谒拜,执弟子礼甚恭。人为之语曰:“初不敬,今纳命。”爱元定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一日,谓沉曰:“可谢客,吾欲安静,以还造化旧物。”阅三日卒。侂胄既诛,赠迪功郎,赐谥文节。
元定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义理洞见大原,下至图书、礼乐、制度,无不精妙。古书奇辞奥义,人所不能晓者,一过目辄解。熹尝曰:“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嘱元定起稿。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及葬,以文诔之曰:“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复可得而见矣。”学者尊之曰西山先生。
其平生学问,多寓于熹书集中。所著书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燕乐、原辨、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八阵图说,熹为之序。
译文:蔡元定,字季通,建州建阳人。他从小聪颖,悟性好,八岁时即能做诗,每日记写数千言。蔡元定的父亲名蔡发,号牧堂老人。蔡发将程颢、程颐的《语录》,邵雍的《皇极经世》、张载的《正蒙》教授给蔡元定,说:“这些都是继承孔子、孟子之道的正统理论。”蔡元定深深理解其话的涵义。长大后,辨析理解能力更精强。蔡元定曾登上西山顶峰,并在那里忍饥食菜,潜心苦读。
蔡元定听说朱熹有名望,就前往拜师。朱熹在了解蔡元定已有的学识后,大惊曰:“这个人应该是我的老友,而不应该是我的弟子。”于是朱熹常与蔡元定研讨各种经典的深奥义理,每每谈至深夜。对从四方来求学的人,朱熹要他们先得到蔡元定的肯定才接收。当时的太常少卿尤袤、秘书少监杨万里两人联名将蔡元定举荐给朝廷,但是蔡元定对朝廷的召用,以有病为由,坚辞不就。
当时,韩侂胄擅权专政,将道学诬为伪学加以查禁,目的是要清除不合己意的理论学说。台谏受韩侂胄的要挟与影响,专门从事打击排挤忠良之事。不过当时还没有直接放言攻击朱熹。到了沈继祖、刘三杰担任谏官的时候,才开始连篇累牍地诋毁朱熹,并牵连到蔡元定。不久,蔡元定果然被贬谪道州。州县的官吏(奉韩胄的密令)急于逮捕蔡元定。元定听此消息后,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准备出走。朱熹与从游者数百人在萧寺为蔡元定饯行。许多人长吁短叹,有人甚至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朱熹悄悄观察蔡元定,见他与平时一样平静,感叹说:“朋友之间的关爱友情,元定不怕受挫的志气,我都得到了。”蔡元定当时赋诗说:“执手笑相别,无为儿女悲。”大家都嘱咐元定慢走并注意身体。蔡元定拄着拐杖带着儿子蔡沉步行近三千里,脚都走得流了血,面容憔悴,不成人形。
走到舂陵,远近慕名前来求学的人一天天地多起来,当地读书人没有谁不到听蔡元定门下听他讲学。有位名士恃才傲慢,取笑那些前去向元定求学的人,后来也心悦诚服,拜蔡元定为师,并表现得十分恭敬。人们对他说:“当初不恭敬,如今接受听命。”有关心爱护蔡元定的人劝他辞谢前来求学的生徒,蔡元定说:“人家为求学而来,怎么好忍心拒绝呢?如果有祸患,你就是闭门不出也不能避免。”蔡元定贻书给他的儿子们说:“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不要因为我有罪而放松了学习,失去了志向。”有一天,蔡元定对儿子蔡沉说:“可以辞谢客人的拜访,我想安静一下,将我身体还给造物主。”三天后蔡元定辞世。待韩侂胄被诛杀,蔡元定被朝廷追赠为迪功郎,并被赐谥号“文节”。
蔡元定对书没有不读的,对事没有不探究的,对图书、礼乐、典制,没有不精通的。有些古书词句及意思艰涩深奥,许多人弄不懂,但他一看便知晓。朱熹曾这样说:“许多人读易懂的书很困难,而蔡元定则是读难懂的书很容易。”朱熹在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做注疏和著《周易本义》、《诗集传》和《资治通鉴纲目》时,都是在与蔡元定反复商讨后下笔的,《启蒙》一书,则由蔡元定起草。朱熹曾说:“天地、自然界奥妙无穷,只有精通义理的人才能了解它。我与蔡元定交谈总是十分投机。”到蔡元定下葬,朱熹写悼文说:“精深的见识,超凡的才干,不可屈折的志向,不可折服的辩才,不能再见到了啊!”学者们都尊称蔡元定为“西山先生”。
蔡元定平生的学问,多包含在朱熹的著作中,所著的书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燕乐》、《原辨》、《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八阵图说》,朱熹为这些著作作序。
西山蔡氏学派
(作者/蔡春寿  2015-04-11)

西山蔡氏学派是南宋时福建建阳人蔡元定所创立的学派。蔡元定,人称“西山先生”,故称其所创学派为“西山学派”或“西山蔡氏学派”。西山蔡氏学派学综二程、张载和邵雍,兼有义理和象数学两个方面。此派汲取邵雍的象数学,把“数”作为主观自生之物。西山蔡氏学派在南宋有一定影响。
一、创立过程。西山蔡氏学派是蔡元定创立的学派。蔡元定,学者称“西山先生”,其父蔡发博览群书,精通义理,曾把程氏《语录》、邵雍《经世》、张载《正蒙》作为孔学“正脉”授给元定。蔡元定潜心研究,“深涵其义”,长大之后,听闻朱熹大名,前往拜师学艺。朱熹与蔡元定论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以师友相待。蔡元定又与楼钥、刘炳为友,往迫论学,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庆元年间,沈继祖等上疏攻击朱熹道学为“伪学”,并斥蔡元定。蔡元定被贬到道州,“远近从学者日众”,因而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蔡元定一传数传子孙及弟子甚多,比较著名的有:蔡渊、蔡流、蔡沈、朱塾、杨至、陈光祖、翁泳、熊刚大、时采、熊庆胄、徐几、熊酉、何云源等。
二、代表人物。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山,福建建阳人,1135年(南宋绍兴五年)出生。他从小聪颖过人,博学强记,8岁能诗,10岁日记千言。其父蔡发教以《西铭》,蔡元定领会含义;稍长,授以二程《语录》、邵雍《皇极经世》、张载《正蒙》等书,指出:这就是孔孟正脉。1152年(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其父病逝。蔡元定秉承父教,到西山绝顶建屋,刻苦攻读,凡天文、地理、礼乐、兵制与度数,无不贯通。
1159年(南宋绍兴二十九年),蔡元定前往崇安五夫拜朱熹为师。1175年(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在建阳云谷建成晦庵草堂,蔡元定也在西山建精舍,设“疑难堂”。蔡元定在西山著书立论,年四十,不就科举考试。1188年(南宋淳熙十五年),尤袤、杨万里将蔡元定的《律吕新书》推荐给朝廷,朝廷召其进京,蔡元定以疾坚辞。1193年(南宋绍熙四年),蔡元定西游湖北襄阳、汉口,渡江经南京至杭州,游西湖,历经名胜大川。1196年(南宋庆元二年),权臣韩侂胄专权,设“伪学”之禁,打击政敌赵汝愚,并及道学儒士。朱熹落职,蔡元定被发遣道州(今属湖南)。1198年(南宋庆元四年)八月初九日,蔡元定病逝于贬所。临终,写信与朱熹永别时,犹以“师道未立为忧”。不久,旨下许归葬。其子蔡沉扶棺回建阳,同年十一月,葬于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后山陈布村翠岚之原。朱熹题碑曰:“有宋蔡君季通之墓”。
三、学术主张。西山蔡氏学派学综二程、张载和邵雍,兼有义理和象数学两个方面。他们博极群书,穷究义理,教人以“住”与“天道”为先,“以敬为人德之门户,义为一身之主宰”。尤长于《易》学,对“太极图”及“太极”、“无极”等均有论述,曾指出“太极图之说,世之疑者。何其多乎。或以继善成性,不当分阴阳;或以太极阴阳,不当分道器;或以仁义巾正,不当分体用。有谓一物不可言各具一太极者;有谓体用一原,不可言体立而后用行者;有谓仁为体统,不可偏指为阳动者;有谓仁义中正之分,不当反其类者。诸说纷纷不一,殊不知皆取于《易》之大意,而学者不深考也。”又指出“孔子谓《易》有太极,于变易之中,而有不易之妙。周子云,无极而太极,于体用之间,而有至中之理。太极之精,本无极也,无极之真,即太极也。”认为“世之言一物各具一太极者,固非所以尽算本,而谓太极之上别为无极者;是有二本也。学者不观太极,无以知气之所由始,不观无极,无以知理之所由充。”认为“无极者,乃至极之所得名。不知太极者,即不可加之至理”。(《宋元学案》卷六十二《西山蔡氏学案》)论《易》自成一家,富有神秘色彩。
此派又汲取北宋邵雍的象数学,把“数”作为主观自生之物。在律吕象数学方面,该派将象数与音律相结合,采用《淮南子·天文训》与《后汉书·律历志》之推算法,纠正了《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只凭演数,不加审音之误。又把十二乐律之间加了六个变律,成为十八律,以解决“旋相为宫”后之音程关系与黄钟宫调不尽相同等问题,在计算音程方面更加便利。
四、主要著作。西山蔡氏学派主要著作有:蔡元定《律吕新书》、《皇极经世指要》、《洪范解》、《大衍详说》、《西山公集》,蔡渊《易象意言》,蔡沉《春秋五论》、《春秋大义》、《春秋衍义》等。
五、影响。西山蔡氏学派在南宋有一定影响,时人唐某曾评论说:“濂溪(周敦颐)、明道(程颢)、伊川(程颐),讲道盛矣,因数明理,复有一邵康节(邵雍)出焉。晦翁(朱熹)、南轩(张栻)、东莱(吕祖谦)讲道盛矣,因数明理,复有一蔡西山出焉。孔孟数人,言理不言数,邵、蔡二子欲发谱子之所未发,而使由与数灿然于天地之间,其功亦不细矣”(《宋元学案》卷六十二《西山蔡氏学案》)。蔡元定之子蔡沉在此派发展过程中另创“九峰学派”。
九峰学派
(作者/蔡春寿)

九峰学派是南宋蔡沉所创立的学派。蔡沉曾隐居九峰山,学者称“九峰先生”,因称所创学派为“九峰学派”。其父蔡元定为“西山蔡氏学派”创始人、朱熹挚友与学生。蔡沉少承家学,入则服膺父教,出则师事朱熹,倍守朱熹之说。韩侂胄执政,斥道学为“伪学”,他随父谪道州(今湖南道县),父殁,归隐九峰山,专心著述讲学,因形成自己的学派。一传数传子孙和弟子有:蔡模、蔡杭、蔡权、陈兆祖、刘钦、何云源、刘泾、刘汉传、刘实翁、黄镇成、陈师凯、刘震、王充耘等。
九峰学派学术思想兼有义理与象数学两个方面,以抽象的“数”和“理”作为宇宙本源。蔡沉专习《尚书》,历数十年。曾受父命著《洪范皇极》一书,用邵雍《皇极经世》的“先天数学”讲《尚书·洪范》,认为天地、人物皆由数所派生,谓“天地之所以肇者数也,人物之所以生者数也,万事之所以失得者亦数也。”又把数与理联系起来,认为理为万事万物之本,事物备有理,然总理只有一个,巧妙地将周敦颐之太极和程朱的理结合起来。
在《洪范皇极内篇》中,蔡沉又仿《易》之六十四卦,定出八十一个范畴,论述天地、阴阳、理气;体用、动静以至动、植物等自然现象。认为《易》卦来源于《河图》,范畴来源于《洛书》。其范畴对于《易》卦,“自为一家”,别为一个系统。反映出把象数学与自然现象相联系的研究特色。
蔡沉还受朱熹嘱托,注释《尚书》,撰成《书经集传》一书,其书参考众说,融会贯通,注意“发明二帝三王”等圣贤“用心之要”。即有新义,又匡正前人谬误。注释浅显易懂,不作繁琐考据。为先儒所未及,较《尚书孔传》更为明晰,遂为元、明、清士人必读课本,定为科举依据
九峰学派主要著作有:蔡沉《蔡九峰筮法》,刘钦《尚书衍义》,刘汉传《洪范奥旨》、《止善集》,王充耘《读书管见》、《书义主意》、《书义种式》等。
由于《书经集传》被元以后定为科举功名的必读书,所以,九峰学派学说在封建文化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建阳蔡氏两会参加2018年桂峰蔡氏祭祖大典

(作者/蔡春寿) 2018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建阳氏蔡氏宗亲联谊会、建阳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应邀参加“2018桂峰蔡氏祭祖大典”。蔡光明、蔡秀珍、蔡柏林、蔡宝旺、蔡连胜代表建阳蔡氏两会前往三明市尤溪县桂峰村参加了大典。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村一年一度的蔡氏族人祭祖、供奉先人的日子。今年,共有1500多名海内外蔡氏后人参加。
祭祖大典从“蔡氏宗祠”出发,队伍浩浩荡荡过大桥,经引凤亭、彩门、小桥,最后到达蔡氏祖庙。一路鸣炮奏乐,祭品、彩旗一路而过。
桂峰蔡氏宗祠建于康熙八年(1669年),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山门华表。正堂为祀典活动的主要场所,正中设一神龛,厅内悬挂“著存”、 “进士”、“兄弟举人”“兄妹硕士”等匾额,散发出蔡氏家族的书香之气。
进入大门,门内柱一幅对联“兰水家声远,西山世泽长”揭示了蔡氏的家族渊源“兰水家声远”,讲的是桂峰蔡氏祖先的来源。木兰,就是莆田仙游的木兰溪。桂峰蔡氏的祖先——蔡襄,莆田仙游枫亭人,就是住在木兰溪畔,祖先从木兰溪而来。蔡襄的九世孙蔡长在宋承佑七年,也就是公元1247年从莆田仙游沿着尤溪通往福州的古官道,来到桂峰,蔡氏子孙就在桂峰繁衍发展,秉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创造文明,使桂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
“西山世泽长”,讲的是桂峰蔡家的文化起源。桂峰的文化起源于西山公。西山公是蔡氏家族迁居桂峰之前的一位先祖,一代理学名臣,西山先生蔡元定。蔡元定是福建省建阳麻沙人,其父蔡发是著名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蔡元定18岁时父亲逝世,他秉承父教,在离故乡不远的西山顶上构筑书屋,刻苦攻读,故人称“西山先生”。蔡元定学识渊深似海,是朱熹最看重的门生。对于桂峰蔡氏家族来说,这位西山先生,是他们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位先祖。
桂峰除了有蔡氏宗祠以外,还有蔡氏祖庙。蔡氏先祖定居桂峰之初,便建起了家族祖庙,以示重本溯源,不忘先祖。桂峰蔡氏祖庙(又称蔡氏宗庙)始建于宋元时期,现存的祖庙是在清乾隆年间1790年左右重建的。
蔡氏祖庙位于桂峰村中心,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形制精美,占地广袤,是桂峰村古建筑群落中最重要的一座。祖庙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粗梁大柱,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厅头设有神龛,置历代祖宗之神位,供后裔祭祀。堂上高悬“九峰毓秀”、“进士”、“举人”、“文魁”、“武魁”、“五代同堂”等匾额。
祖庙背靠青山,主体建筑两侧有两个漂亮的圆窗,象凤凰的眼睛,祖庙的一幅对联“飞凤来仪天香丹桂
衔书赐福世泽名峰,反映当地 “飞凤衔书”的动人传说:祖庙两侧逶迤山岭展为凤翼,中央一片葱茏林莽为凤身,再加上一座巍峨高峻的蔡氏祖庙为凤首,栩栩然便是一头振翅欲飞的凤凰。蔡氏先祖正是看中了这里极为珍贵的风水形貌,才将桂峰定为家族繁衍生息的肇基之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古雷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古雷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